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安阳民间舞蹈论述

发布日期:2020-11-09 17:28:52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安阳民间舞蹈论述 / 杨晓帆著.-北京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8
ISBN 978-7-5699-3873-9
 
Ⅰ. ①安…  Ⅱ. ①杨…  Ⅲ. ①民间舞蹈-研究-安阳  Ⅳ. ①J722.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50919号
 
 

 
                                  前    言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安阳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许多令人向往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安阳民间舞蹈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该书的收集整理与出版,是对安阳民间传统舞蹈最好的抢救与保护,使之能代代相传。
     《安阳民间舞蹈论述》搜集整理了流传在安阳市四县四区的部分民间舞蹈,资料翔实,是一部对安阳民间舞蹈研究的专著。
      该书的编写不仅是对安阳民间舞蹈的搜集和记录,更是通过全面地、系统地搜集、整理和记录,把民间舞蹈工作提高到科学研究的层面上来。因此,书中不仅要说明民间舞蹈的跳法(如舞蹈形式、动作、队形、节目),还要弄清楚它在什么时候跳、为什么跳、在什么场所跳,以及舞蹈的起源、发展、演变等。这些都是有科研价值的必要基础材料。
 
 
                                目    录



第一章    安阳市民间舞蹈概况.........................................001
一、古代文化 自然环境................................................ 001
二、风俗 分布............................................................. 004
三、源流 沿革............................................................. 007
四、风格 特点............................................................. 011
五、音乐伴奏及演出时间.............................................. 014
 
第二章    舞台方位图及常用舞蹈动作名称.....................017
一、舞台方位图...........................................................  017
二、舞台区域图........................................................... 018
三、常用舞蹈动作名称.................................................018
 
第三章    安阳市代表性民间舞蹈介绍...........................022
一、跑帷子.................................................................. 022
二、安阳县战鼓舞........................................................ 028
三、战鼓舞.................................................................. 043
四、五鬼闹判............................................................... 050
五、捻伞.....................................................................  061
六、高跷与旱船........................................................... 075
七、祭祀舞蹈............................................................... 083
八、车船舞.................................................................. 102
九、甲骨舞.................................................................. 109
十、抬皇杠.................................................................. 111
十一、错断.................................................................. 116
十二、走围子............................................................... 118
十三、拉九州............................................................... 123
十四、龙灯.................................................................. 124
十五、竹马.................................................................. 125
十六、打花棍............................................................... 126
十七、对子鼓............................................................... 128
十八、跑豹子............................................................... 129
十九、抬歌.................................................................. 129
二十、祀孔典礼舞蹈..................................................... 131
二十一、双送............................................................... 136
二十二、跪莲花灯........................................................ 138
二十三、二鬼摔跤........................................................ 139
二十四、大头舞........................................................... 140
二十五、莲花灯........................................................... 141
二十六、秧歌灯舞 ....................................................... 147
二十七、扇鼓............................................................... 152
二十八、军庄秧歌........................................................ 158
二十九、武大郎拾麦..................................................... 166
 
后       记      
...................................................              170
 
 
 
 
 
 
 
 
 
                                节选
 
 
 
 
 
 
第一章    安阳市民间舞蹈概况
一、古代文化 自然环境
安阳市辖四县四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相望;东与濮阳比邻;南与鹤壁连接。全市人口500万人左右,以汉族为主,散居着回族、满族、藏族、壮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同胞。
 
安阳市是一座具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第一都,也是汉字的发祥地。它历经了千年沿革,名称多次更替。夏朝时属冀州,在州之南端;商代称“项”或者“殷”;西周时称“东阳”,属卫地;春秋战国时称“邺”,也称“宁新中”,属魏,后又属赵。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秦军攻克“宁新中”,改名为“安阳”,从此历史上开始有了安阳的名称。北周大象二年(580)改为“相州”;金时改为“彰德府”;元末改为“彰德路”;明初又改回“彰德府”,并改建府城。民国初年,废府制改称“彰德县”,后又改为“安阳”。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安阳市。
安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大致以京广线为界,西部重峦叠嶂,丘陵起伏,属太行山东麓;中东部平坦为平原、洼地、沙丘,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最高处海拔 1667米,低处海拔仅有50米。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
安阳属于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漳河、洹河、汤河等河流蜿蜒向东流经全市,注入卫河。水质基本良好,开发利用率比较高。适于农林生长和发展。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安阳县是中国科学院棉花、小麦、玉米研究中心所在地;西部山区盛产板栗、山楂、核桃、柿子等土特产以及党参等中药材。林州是全国七大山楂生产基地之一,龙泉的花卉百年来享有盛誉。
安阳市交通发达,“京广线”穿过腹地,公路线交织纵横。此外安阳的资源也很丰富,林州、安阳县蕴藏着大量的煤、铁、白云岩、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安阳市居“天下之中”,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地势优良,水源充足。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适宜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赖以生存。
早在旧石器时代,在安阳县的小南海发现了两万年前的原始人洞穴遗址,出土石器有七千多件,这是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遗址,被郭沫若先生命名为“小南海文化”。此外,在安阳市区的后岗发掘有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三层文化、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等。
中国历史上曾有几个朝代在安阳建都。文献记载,约在四千多年前,上古时代五帝中的颛顼、帝喾都于帝王(内黄东南),现内黄南三杨庄村西三里许有二帝陵;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小屯一带)直至帝辛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长达273年。
自1899年以来,在安阳小屯一带陆续发掘出十六万片甲骨文,上面记录着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周秦两代,安阳是群雄汇集的地方,魏国魏文侯时,西门豹曾为邺令,他投巫婆入漳河,破除迷信,开凿十二条水渠引漳水灌田,实行“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为人民所爱戴。后人为纪念西门豹,在安阳城北40里处修建一座西门大夫祠。赵国宰相蔺相如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安阳水冶镇西南三里许的古相村,现存有蔺代祠堂。六国宰相苏秦曾于公元前333年召集燕、赵、魏、韩、齐、楚六国君主,在洹水南登台拜相,佩戴了六国相印,讨论合纵抗秦大策(现安阳市柴库村西头存有六国拜相台遗址)。亲王十一年(前246),秦命大将王翦等攻克安阳后,开始修筑城墙。
秦二世三年(前207)群雄并起,楚王项羽与秦将章邯二人在“洹水南,殷墟上”结盟,史称“洹上之盟”。
许韩家庄的韩琦,曾是北宋三朝宰相,并著有《安阳集》;汤阴县东程岗村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现在程岗还保存有岳飞的故宅,汤阴城内有明代修建的岳飞庙;明代学者崔铣,安阳人,曾任会试副考史、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洹词》和《邺乘》;明代安阳人郭朴,明嘉靖十四年间进士,历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曾参与《大明会典》《永乐大典》的编撰,著有《学约》《九字图说》《续邺乘》等书;清代进士许之礼,曾著有《续礼偶见》《海宁县志》《易贯》《鄣郡逸志》等书。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公安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的陪同下,视察了安阳的古迹和古城的街道。毛主席曾说:“安阳是个好地方,是曹操的发家之地,自古就是战略要地。”1984年赵紫阳总理也视察了安阳市。
数千年来,安阳这座古城饱经沧桑,屡经盛衰。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充分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风俗 分布
千百年来,勤劳的安阳人民不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就是其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
据1984年、1985年的两次民舞普查,搜集到全市共有47种民间舞蹈,其中主要是汉族舞蹈,它们在表演形式、动作姿态、风格特点等方面都各具特点,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
例如,西部山区多旱,多敬龙神,多有龙舞,因交通不便,“抬”“推”的舞蹈形式较多;东部滑县多涝,敬的是火神,多分布“旱船”“莲花灯”“水兽”一类的舞蹈。为了求得一个好年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闹社火”的风俗。“闹社火”又称“赛会”“香火会”“出故事”“玩会”等几种说法。他们的活动时间、场所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又如,西部太行山区的林州,因常年遭灾,当地人求神降雨,还愿盛行,由此产生了很多民俗舞蹈,如《担经》《抓花》《扑蛾》《吹经》等。根据《林县志》记载:“举社事(即社火、赛会,像现在的民间艺术汇演)祈雨还愿”,说明百姓们害怕荒旱而举行“社火”求神祈雨,已经成为这一地方的风俗习惯。
在安阳市广大地区,还流行着一种舞蹈叫“秧歌舞”。“秧歌舞”的风格各具特色,表演形式也差别很大。其中分有纯舞的秧歌,以十字步为基本动律,腰系长绸,脚踏着锣鼓的音乐节奏,边走边扭,动作大方奔放,但步伐单一,无唱词无念白,多表现一种欢乐气氛的场面,如“市区的四步秧歌”;有扭动的“扭秧歌”,以不同节拍的动作韵律,扭动上身,大幅度摆动,男的粗犷、豪放,女的轻巧、柔美。有的秧歌有各种扭动、跳跃姿态,能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如林州的武大郎拾麦等;还有一种连唱带跳的秧歌,它有表达不同思想内容的唱词、念白,曲牌唱段较多,动作上也比较丰富,有扭、跑等各种姿态和步伐。如内黄的《秧歌灯舞》、滑县的《军庄秧歌》、安阳县的《捻伞》等,都是安阳市较好的很有代表性的秧歌舞蹈。秧歌中比较完整突出的是安阳县铜冶乡的《捻伞》,俗称“跑秧歌”,它别具一格,以独特的跑场,脍炙人口的九腔十八调,原始和新编的唱词,颇有趣味的绕口令、念白,较严格完整的表演形式,稀有的道具“小手鼓”等,充分表现了这个舞蹈独有的风格、特点和魅力。
分布在安阳平原地带(汤阴 、安阳县东部、内黄县、古城安阳市区)的民间舞蹈更是光彩夺目。《跑帷子》是流传在豫北的一种颇受群众喜爱而又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它以汤阴古贤乡支村为中心,涉及汤阴东北地区的大部分村镇和安阳市殷都区、铜冶、林州以及鹤壁市等。
在安阳市区内,流传着一种稀有独特的舞种“五鬼闹判”(又名“钟馗捉鬼”)。该舞分“文判”和“武判”两种,“文判”分布在大营一带,“武判”流传于安阳市南关、西关、安阳桥一带。据目前了解,该舞的流传分布,只在市区有,农村无。
内黄、滑县一带,属平原地带,由于河流、洼地较多,常有船来往,因此该地区的民间舞蹈也多产生如旱船、莲花灯、云彩灯、水兽舞、车船舞、秧歌等舞种,分布在各乡村。
民间舞蹈《战鼓》是流行在安阳县东部吕村一带的一种舞蹈。该舞在河南省享有盛名,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汤阴、林州等地均有与其相似的《战鼓》,但唯独吕村战鼓最具代表性,它标志着豫北地区民间舞蹈的粗犷、彪悍、奔放的独特风格。
除此之外,像舞狮、龙灯、旱船、高跷、大头舞、腰鼓、跑驴、推车、花棍等舞种也遍及四县四区。
这些民间舞蹈活动的时间大多在春节、元宵节、滑县道口正月二十九庙会、安阳县水冶镇正月二十八庙会、林州三月初三祭祀王母的香火庙会等规模较大的民俗活动时期。
在豫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反映重大民俗活动的歌谣:汤阴的帷子,道口的阁,彰德府的好烟火。据调查,这几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三、源流 沿革
安阳市的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大量文物资料上的舞蹈纹布、绘画、石刻、文字记载足以证明,安阳市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
在林州民俗(祭祀)舞蹈活动场地黄华山,最早记载见于《史记·赵世家》,载文曰:“(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登黄华山,肥义谋胡服习骑射,并建有黄华会馆,历代王朝在这里建有乐平伦、慈明院、觉仁寺、王母祠等建筑群体,使黄华山在当地形成了最早的祭祀场所。”
《林县志》记载:“三月三,王母之诞,仕女会于黄华山中。”在黄华山所流传的《经舞》《抓花》《扑蛾》《挂纱灯》等祭祀舞蹈,约有一千年的历史。
《五鬼闹判》也是一个古老的舞蹈。南宋时期作家孟元老在他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假面长髯展襄绿袍靴,简如钟馗象者,旁一人似小锣相据和舞步,调之舞判。”又有传说唐朝的钟馗出生于河南灵宝县,人长得很丑,满脸麻子,前屈胸后罗锅,不成人样,但是文章写的颇佳,又能文习武,多次赶考得探花。在一次赶考时本应得头名状元,只因形象丑陋而名落孙山。回家后有人问:“你文章甚好,为何榜上无名?”钟馗气愤至极曰:“当今皇上只看人像,不重人才。”后因气病死。后来的皇帝阅览钟馗文章,拍案叫绝,得知他因其貌不扬没被录用而气死,便加封钟馗为阴曹地府判官。后人据此将民间故事改编成民间舞蹈。总之,不论文字记载还是传说故事,可以推算出该舞出现于唐朝至宋朝年间,从古至今,一直是安阳市一项必不可少的群众自娱性活动,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方式。
具有特殊风格的稀有舞种《跑帷子》,流传在汤阴县古贤乡支村。方圆百里,流传着“汤阴帷子道口阁,彰德府里的好烟火”的民谣,说明民间舞蹈《跑帷子》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跑帷子》究竟起源于何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确切的记载,但在考察中搜集到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王室衰弱,大国争霸。一次五霸之首齐桓公带爱妃路过支村附近的隆化社,其爱妃不幸病逝于此。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皇妃,开始了最原始的祭祀(《跑帷子》雏形)活动。舞蹈中所持的道具“帷子”很像现在出殡时死者家属持的“幡子”。该种说法在《汤阴县志》第一卷“地理志”古迹篇中得以印证:“城东北隆化社,按图经昔日齐桓公娶卫女为媵,道卒于此,招魂葬之,今有墓存,周围二百步,高一丈。”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分析,《跑帷子》雏形可能起源于春秋时期。
但是,这个雏形的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战国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到处都能看到军队操练兵马的活动,因而启发了艺人们的灵感,于是他们把军队操练兵马、行兵布阵的基本步伐和场面、队形充实在祭祀的舞蹈当中。从现在的《跑帷子》现状来看,它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由72人组成的一排排整齐的队形,一块块多变的方阵、图案,以及统一的服装、道具、统一而又单一的步伐等,都可以看出当年祭祀和阵势的痕迹,也可以联想到当时祭祀和阵势的场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大自然的节气和气候逐步加深了了解,艺人们又用该舞的外部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抒发着人们的某种欲望和情愿。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把三、六、九看作是吉祥的化身,即所谓黄道吉日。那么由72人组成的舞队,很有可能是三、六、九重叠的再现。另外,从该舞的形式、人员、活动时间来看,七十二个人代表着每年七十二候,分三组,每组二十四人,代表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该舞四年活动一次,又与吉祥的三、六、九联系在一起,四乘九得三十六,是标志着一年的一半(六个月)三十六个气候,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一半(六个月)十二个节气。以此使吉祥的三、六、九与大自然的节气、气候相吻合,祈求大富大贵、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另外,对于《跑帷子》还有一些其他的传说。在林州、殷都区也有《跑帷子》。据了解,该地区的《跑帷子》表现的是古代时期练兵布阵、酷似围棋的作战部署。手中所持的道具与帷大致相同,是金爪、刀枪剑戟、彩旗金幡。基本动作相同,而图案和阵式则有差异,传说也都是以练兵布阵为内容所编创的舞蹈形式。
以上仅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推测和猜想,对进一步探索和研讨《跑帷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相信,闪烁着古老艺术光辉的民间舞蹈《跑帷子》将在中华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大放异彩。
根据资料考证,流传在安阳市的民间舞蹈有一部分是植根于安阳市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外地传入的。传入的媒介主要是人的迁徙、流动。例如:林州以前经常闹旱灾,漫漫的历史道路上人们频繁地往返在逃荒的路上,手艺也向工匠技术发展,逐步成为谋生的手段。这样一来就扩大了当地与外界的交往,在频繁的接触中学会了外地的一些舞蹈,从而使林州的民间舞蹈不断地丰富壮大起来。
滑县临卫河的道口镇,过去是通往天津水路码头的必经之地,来自天津方向的商船络绎不绝。这些客商参与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并传入了他们家乡的舞蹈形式,像《军庄秧歌》《高跷》就是由天津一带传入的。
《高跷》民间舞蹈在安阳市也比较盛行,据安阳市北关区豆腐营的一位老艺人口述:“一位天津盐商在安阳做生意时把《高跷》传给当地人的。这位老艺人的师傅在十二岁时学习,三十多岁时传给了他,当时他才八岁。后来,为了学到新的花样,他还专程到天津学习。从传入到现在,在本地相继传了五代人,约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到现在,高跷基本保持原貌,但有些技巧已经失传。”
“秧歌”舞蹈在安阳市流传颇为深广,安阳县铜冶一带流传于民间的《捻伞》舞蹈,则是本地人祖辈自编而流传下来的。传说东京汴梁建都年间,洪水暴涨,大闹水灾,汪洋一片。百姓们纷纷远离家乡,流浪在外。为了生存,有的卖瓜子,有的卖布线,有的卖唱,所以,该舞种大多数是表现人民饥寒交迫的。该舞种的行当人物都是些卖货郎、打手鼓的童男、卖唱的童女,由一老人捻转着一把破伞,跑跑唱唱,显得凄凄惨惨。从该舞蹈的表演形式来看,多于跑,少于扭;多于唱,少于说、少于跳。它的道具多是些破旧的、简便的,如用一支筷子敲击(携带方便而省钱)卖瓜子的盘子、一把小扇、一把雨伞、一条小手帕。
该舞种的唱腔很多,当地人称“九腔十八调”。这是由于逃荒的人常年在外,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唱腔曲调,当他们返回家乡后,把所学的唱腔汇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唱腔。“九腔十八调”也是《捻伞》中别具一格的地方唱腔。据民间艺人所说,《捻伞》在村里只传男不传女,从而使技艺不被外乡人学去,这说明《捻伞》的历代传授者都是很保守的。
通过以上几个舞种的引述可以说明,安阳市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品种很多,也很活跃。由于它土生土长,植根于民间,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始终能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至今依然散发着浓郁而淳朴的泥土芳香。
四、风格 特点
安阳市的民间舞蹈品种很多,分布很广。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和平原的差异,生活方式和风俗的不同,产生表演的方式不同,因此舞蹈的步伐、节奏、动作也各有特点。
比如在文化艺术、文化水平方面,林州太行山区由于地势偏僻,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文化比较落后,因而在民间舞种中多有原始的简单的舞蹈动作,很少用唱词来表达情感;而安阳县的《捻伞》则是连说带唱,词汇丰富,那是由于艺人们与外界文化艺术交往频繁,从而听的多、看的多、学的较多。
从舞蹈的表现内容上看,太行山区的百姓早年生活艰苦,常年遭灾,人们祈求雨神,依靠雨神来保佑。在思想上、意识上常受封建迷信的束缚,多产生对宗教的信仰。他们敬仰神主和苍天,因而民俗舞蹈甚多,产生了如《经舞》《抓花》《挂纱灯》《扑蛾》《祭祀舞》等舞蹈。而平原地区的民间舞蹈大多是神鬼舞,人们以神鬼来表达内心对黑暗社会、昏官的讽刺和反抗,产生了如《双送》《五鬼闹判》等一类的民间舞蹈。
从舞蹈运用的道具来看,豫北人民喜欢鼓、伞、兵器一类的道具,而很少用扇子,即使使用扇子,也是动作简单,仅作为装饰。
从舞蹈音乐方面来看,整个豫北地区的民间舞蹈中,用弦乐伴奏的舞蹈不多,大多是以锣鼓伴奏,几乎每个舞种都有锣鼓伴奏。但《跑帷子》没有锣鼓伴奏,只是靠演员手中的道具铃铛的响声来作为伴奏音乐。
从舞蹈动作方面来看,更能显示出不同舞蹈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如:安阳县的战鼓与林州的战鼓,同是战鼓,但是风格特点却大不相同。安阳县的战鼓,每位舞者腰间、腹前系一面扁形的大鼓,双手持木鼓槌,迈着刚劲有力的舞步,成双成对的舞者相对击鼓、击槌。舞者们严格按照锣鼓点进行表演,动作多用方步、大八字步、半蹲等形式。击锣鼓叉者在一旁竖立击打,无更多的动作;而林州的战鼓则刚好相反,由二人抬一面直径一百厘米、高八十厘米的大鼓,一人击打、击叉。表演者分两队展开呈对抗性的表演,击叉人除了用弓步、马步、虚步、扑步和蹦跳,腾挪穿插外,双手拍叉姿势有“抢锣”“对叉”“抛叉”等。一个技术娴熟的叉手能将一面叉抛向高空一丈多高,然后轻松而又准确地接拍。
《战鼓舞》则是以叉为主进行表演,只因鼓在舞蹈中起着推波助澜的行令作用,所以不称叉舞,而称战鼓舞。它是以几十面彩旗连着铜叉同时飞向天空的壮观场面来显示该舞蹈的独特风格;而安阳县的战鼓舞则以喧天的磅礴气势来表现雄伟的气魄。
《跑帷子》以严格的队形、造型、多样的图案表现着雄伟壮观的场面,以齐鸣的铃声为强劲的行动号令,精巧而别致的帷子像是一件手工艺品,从而展现了《跑帷子》的地方特色。
由天津传来的高跷舞蹈,具有豪放的性格特点,男的大甩手,女的风摆柳,这些风格特点使得舞蹈效果更加突出。
文峰区的“五鬼闹判”,其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和服装上。如判官身着大红袍,佩玉带,在他的两肩上架着两块木板,从而将衣服的肩头撑起来,显得威风凛凛;在他的脊背衣内装有突起的布垫,使得他前屈胸后罗锅,青面獠牙,形象更加丑陋、阴森可怕。更主要的是穿上这样的服装使表演者做起动作来大而平稳,步伐轻而飘。又如小鬼,其基本步伐只有一个简单的小跑步,用前脚掌轻轻着地,双手配合步伐和谐地上下颤动,走起路来像夜间的萤火虫,捕捉不到又时而在你身边,颇有“鬼灵”之感。
艺人们对服装特别讲究,常说:“宁穿破,不穿错。”说明服装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在动作上要求演员的表演要稳、轻。滑稽不烦人,闹而不讨厌,技巧做得干净利落,情趣诙谐幽默。我们将这一舞蹈总结为四句话:“滑稽小鬼阴森判,宁穿破衣不错扮,动作干净轻又飘,幽默配合闹不乱。”
总结起来,安阳市的民间舞蹈有这样几个特点:(1)绝大部分舞蹈都运用道具;(2)不少舞蹈是载歌载舞的形式;(3)还有一部分是摆造型图案的舞蹈;(4)有抒情叙事的舞蹈。
安阳市民间舞蹈风格,是本地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等方面影响和熏陶而逐渐形成的。风格和特点从广义而言,反映在舞蹈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如前所述,由于安阳市的地理环境,西部多重山叠嶂、穷山僻壤,居住在这里的劳动人民为了适应生存,磨炼出了倔强、敦厚、善良的性格,因而在不少舞蹈中都表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对邪恶势力的抗争。
由于舞蹈的内容大都取材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此在舞蹈动作上很有地方特点,可以总结为“稳”“大”“轻”“放”“实”五个字。“稳”:是从单一动作到整体表演都要稳重大方,不轻佻;“大”:是动作不拘谨,尽量把动作放开做;“轻”:做动作时既不要过于呆板,又不能太浮漂,要给人一种轻盈灵活之感;“放”:是要心情坦荡,胸怀宽广;“实”:是要在动作中体现出当地人忠厚、实在的个性。
五、音乐伴奏及演出时间
安阳市的民间舞蹈伴奏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专曲专用:就是在一个舞蹈节目中,固定有专用的某一曲调或演唱,这种情况在民间舞蹈中比较普遍。如《战鼓》专用的锣鼓音乐、五鬼闹判专用的伴奏音乐。
《错断》和《双送》用的就是同一首音乐。这种类型的舞蹈没有固定的音乐,但也常用些广泛使用的锣鼓音乐,如《急急风》等。
2.多曲连用:所谓“多曲”是指在节目中除了本身专用的曲牌或曲调,根据需要又吸收了其他的曲调或曲牌。如《捻伞》有自己专门伴舞的曲牌,同时又吸收了《大平调》《凤凰调》等民间小调。这样可使音乐更加富于变化,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此外,在音乐和舞蹈的关系上,也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舞蹈与音乐的紧密配合,动作受音乐节奏的严格限制,每个动作的韵律都符合节奏的规范,两者能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战鼓》舞蹈的动作和节奏,每一拍都严格制约;另一种是舞蹈不拘泥于音乐节奏的约束,动作可以自由发挥,音乐只是起到烘托的作用,如《跑帷子》中,锣鼓一旁击打只为烘托气氛;又如《五鬼闹判》《错段》等舞蹈中,音乐随着演员表演的变化而变化。
安阳市具有特色的民间舞伴奏音乐中,锣鼓音乐是《战鼓》,它的点非常特别,从始至终几乎无重复的地方,即使学习它也必须一拍一点地记忆,等完全背熟了再手持鼓槌练习打击。
有些秧歌小调朴实而短小,旋律单纯而平和,音程跳动不大,情绪则很悠扬。在一些伴唱曲调中加进“呀儿咳就”“呀哈”之类的衬字的唱法,在很多秧歌中都被采用。结尾处加个“呀哈”字眼,一方面是告一段落,另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
安阳市的民间舞中也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正在唱着,表演者突然忘词了,便由打盆的人接上,随想法随意编,见啥唱啥,以便给表演者回忆的机会和时间。无论是歌词还是道白,一般都押韵脚,但多以地方语言的声调为准。
以上用举例的方法阐述了安阳市民间舞的风格、特点、源流及演变过程,目的是想通过对安阳市民间舞的粗浅论述,为专家、学者进一步探索、挖掘、继承和发展我国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提供参考资料。
 
 
第二章    舞台方位图及常用舞蹈动作名称
 
 
 
一、舞台方位图
 
 
 
二、舞台区域图
 
 
三、常用舞蹈动作名称
1.手的动作名称
(1)兰花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尽量伸开,大拇指和中指相对, 小拇指向上翘起。
(2)莲花指:大拇指与中指指尖相碰,食指尽量向上伸展翘起来,无名指、小指弯曲上翘。
(3)刀掌:大拇指朝掌心向前伸直,其余四指尽力上翘。
(4)按掌:兰花手置于胸前15厘米处,手心向下,手指上翘,往下用力。
(5)托掌:在头的上方翻腕,手心向上,胳膊肘架圆,往外往上用力。
(6)山膀:手臂平抬于身旁,翻腕,胳膊肘架圆,往外用力。
(7)山膀按掌:一手山膀,一手按掌。
(8)双托掌:双手同时做托掌。
(9)托按掌:一手托掌,一手按掌。
(10)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山膀。
(11)托盘手:手心向上,略出腕,垂肘,可以在身体的各个方向做。
(12)提襟:用拳或者兰花指放置于身体两旁或者臀部两侧后。
(13)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握,无名指、小指弯曲依次上翘。
(14)叉腰:用手腕贴住腰部,手心朝下,手指向斜下。
(15)双背手:用手腕贴住臀部上方,手心朝下,手指向斜下。
(16)分掌:手臂由胸前经上往外分称外分掌;手臂由外经上合到胸前往下分称里分掌。
(17)虎抱头:双手握拳后放置于头顶上方。
(18)摊掌:经绕腕将手心向上摊开,手指下摊,合置于胸前。
(19)推掌:经绕腕将手心向外推,指尖朝上,可置于胸前或肩以下其他部位。
(20)幌手:兰花指做,单手或双手均可,在身前或体侧围绕前后肘的立圆运动。
2.基本步伐
(1)正步:双腿立直并拢,双脚靠紧,脚尖对准正前方,身体与头均对准正前方,双眼平视前方,双臂自然松弛垂于身侧,重心支撑点有意识地移到前脚掌上。
(2)小八字步:身体面向正前方,双眼平视前方,身体直立,肩部自然端正,双脚跟相靠,脚尖分别对准钟表2点和8点方位,形成小八字状,双臂自然松弛垂于身体两侧。
(3)大八字步:动作要领与小八字步相同,双脚中间间隔一脚距离。
(4)丁字步:丁字步分为左丁字步和右丁字步。身体直立,肩部自然端正,双臂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双腿直立,左(右)脚跟紧靠右(左)脚弓处,双脚脚尖分别指向钟表2点或8点方位,呈丁字状。
(5)踏步:身体重心在前脚掌上,另一脚微弯于后,脚掌点地。
(6)大掖步:身体重心在前,一条腿向前半蹲,另一条腿伸直于其后,绷脚。
(7)花梆步:半脚尖立高,双腿并拢,膝盖略弯,一脚紧跟另一脚向前、旁、后快速走步。
(8)圆场步:双膝自然靠拢,勾脚落地,从脚跟压到脚尖,连贯上步,膝盖松弛微蹲。
(9) 磋步:一脚上步后另一脚在其后推它一步。
(10)云步:双脚轮番用脚尖和脚跟往旁碾动,第一个动作脚尖相碰,第二个动作脚跟相碰。
(11)十字步:双脚在地面踩十字的四个角,左右脚各交叉一次上步,再左右脚各往后撤一步。
(12)虚步:主力腿屈膝微蹲,动力腿伸直绷脚前点地。
(13)前点步:主力腿伸直,动力腿伸直绷脚前点地。
(14)正步半蹲:正步屈膝微蹲,上身保持直立状,可配合山膀手位。
(15)正步全蹲:正步屈膝深蹲,上身保持直立状,可配合山膀手位。
(16)前吸腿:主力腿伸直站立,动力腿绷脚屈膝上抬,上身保持直立状,可配合双山膀位。
(17)旁吸腿:主力腿伸直站立,动力腿绷脚屈膝开胯旁吸上抬,上身保持直立状,可配合托按掌手位。
(18)倒弓步:倒在弓步上,可往前、旁、后做,身体保持直立。 
 
 
第三章    安阳市代表性民间舞蹈介绍
 
一、跑帷子
1.概述
 
汤阴县地处于华北平原,东临卫水,西依太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好地方。数千年来,当地人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广为人知的民间舞蹈《跑帷子》就是安阳市灿烂文化艺术园里的一朵奇葩。
《跑帷子》以古贤乡支村为核心,涉及古贤乡东隆化、河岸和白营乡西隆化、代家村等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至今流传着“支村的帷子、道口的阁,彰德府里好烟火”的民谣,这足以说明民间舞蹈《跑帷子》在群众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跑帷子》表演形式之大,实属民间舞蹈艺术之罕见。它由七十二名青壮年组成,他们手持长杆、帷幔制作的道具“帷子”,以屈膝微蹲的姿势和富有节奏的“小跑步”逐渐组成各种图案。舞蹈再现了特有的民间风俗、佛教寺院、带兵打仗、攻城破阵、县官升堂等场面,勾画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造型。
该民间舞的舞蹈者除每人身披五尺红绫作为一种标志外,还有角色和行当之分。但是由于我国古老的民族历来喜欢热闹,在跑帷子的同时还掺入了多种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以烘托跑帷子的气氛。
每当演出时,在震耳欲聋的土炮声中,两名衙皂打扮的开道者,手持大筛锣,在洪亮而又浑厚的锣声中,拉开了跑帷子的序幕。然后,两名身跨骏马、手持令旗的“报马”,来往奔跑,开辟场地。紧接着乐声四起,用笙、唢呐和长笛共同奏出的民间乐曲,高亢激昂,把围观的群众带入了特定的艺术境界中。此时,两名手持龙头(用木料雕刻)的青壮年和十二面彩色大旗,援引着十二面大鼓、六面小锣组成的民间乐队,在低沉浑厚的打击乐中进入场内,分列两旁。当气氛达到高潮时,他们跳起粗犷豪放的舞蹈,构成一幅幅风俗画面。
这种作为陪衬艺术的乐曲和舞姿,也深受群众喜爱,在轰鸣的鼓乐声中,七十二人组成的庞大舞队,手持黑、红两色帷杆的帷子,在帷子头的带领下奔腾前往。然后艺人们高举道具,由表及里逐步组成各种图案。三声土炮声后,又迅速按原来路线收起,形成原队形后预备再次组图。随着舞队进场的还有皇家威严的满朝銮驾和幽默诙谐的七品县令。他们到达指定位置后,县官、衙皂时而逗乐,令人捧腹大笑。最后表演由一杆彩色大旗收尾,预示着该舞前有龙头开始,后有彩旗(凤尾)收场,这一表演形式简称为“龙头凤尾”。
 
2.起源
《跑帷子》究竟起源于何时,到目前为止,在有关的史料记载中尚未找到确切的记载。但是根据一些民间艺人的口述,跑帷子的起源有以下原因: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有一次,五霸之首齐桓公带着爱妃路过支村附近的隆化社,其爱妃不幸病逝于此。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爱妃,开始了最原始的跑帷子活动。此种传说,在《汤阴县志》第一卷“地理志”中有所记载。到了战国时期,豫北处于齐国、赵国、魏国三国边陲。当时各国的军队为了加强防范,经常操练兵马,排兵布阵,他们的活动吸引着附近的群众,启发了他们的智慧。因此,人们把纪念皇妃的这一活动形式,用于模仿军队操练兵马、排兵布阵的某些基本步伐和队形,以庆贺战争的胜利和纪念死去的战士。
后来,随着人们对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逐步了解,又把这种艺术形式分为三组,即三蓬,每组二十四人,代表着二十四节气,三组合计象征着七十二候,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每年的终始。
到了明代中叶,乡村里封建迷信十分盛行。人们为了寻求精神寄托,纷纷建立庙宇,求神拜佛,以祈求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他们又在各社的带领下,把《跑帷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祭神活动。
过去乡村里的各种娱乐活动,分别由各社主持。敬神有“香火社”;唱戏有“戏社”;跑帷子有“帷子社”等。在各社中,“帷子社”规模最大,它拥有土地二三百亩,平时有专门人员管理。每满四年,“帷子社”就把几年来积存的财物全部耗费于这一活动中,然后轮换下届社主。这样反复无穷,推动着《跑帷子》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壮大。
 
3.表现内容
《跑帷子》所表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旨在行兵布阵。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道具、统一的队形,表现出了军队行军打仗的雄伟壮阔的场面。
(2)象征性地表现出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首先是三蓬七十二人组成的群体,其后是每蓬二十四人等,都足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对天地、气候的了解。
“跑帷子”原来能跑出一百零八种阵图,如活动每四年一次(中间隔三),三年的四季相加为十二,然后每蓬有二十四人,三蓬共七十二人。这样,十二、二十四、七十二相加,数字上吻合了古代的一百零八阵。但是由于失传已久,到目前为止,只恢复了极少的部分。
(3)随着戏剧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和影响,艺人们又把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用于某种阵图命名。如《虎西门》《雷振海征北》《火焚香草寺》等都可以形象地说明。
(4)由于迷信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把跑帷子作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人们一改历来重大节日活动,而主要在二月十五“奶奶庙”大会时表演,历时七天,由帷子社主持,其他各社(戏社、香火社)以及大户(过去的富足户)配合。其筹备工作从每年的腊月开始,由主持者召集各社主事研讨计划、制定规模,然后组织帷子头儿先用铜钱进行纸上演练;经过精心研磨到来年的二月初七,每人手持一根不带饰的帷杆,做象征性的表演,以便熟悉道路和场地;二月初十开始彩排,十一日所有参加演出的人都要到附近的村庄去接“官”(就是舞队后面装扮县官的人),这是事先联系好的,过去多是找一些穷苦人装。这里含有两个意思,一是趁庙会时吃富户,二是穷苦人当官为民做主,并且以“请”字为中心。跑出各种图案,意思是让乡亲们都知道,这是我们请他出面的。如《三请诸葛》就是典型代表。十二日“请祯”帷子要到各神庙前去跑,意思是把各路神仙请到家中,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风调雨顺、共庆佳节。十三日送香火,这天主要活动区域是在下届主持人的家门前或者街道,然后办理财务移交,把所供的神位送到主持者家中。十四日迎驾,传说是“老奶奶神体”要到庙里来,全体演出者要到庙前跑帷子以迎接“神”的到来。十五日整个活动达到高潮,这一天的活动就定在奶奶庙前,将近中午时,要把所有的纸糊道具统统焚烧于庙前,把官家赶跑(意思是你不为民做主,就打跑你),活动结束。人们风趣的称其为“送驾”,这一活动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辛辣讽刺。
 
4.表现形式
《跑帷子》以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当地真实的社会风俗。但由于组织者的不同,人力物力的限制,其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1)古贤乡支村,充分利用人多势众的特点,组成人员能组成美妙无比的图案。
(2)白营乡西隆化五村镇联合组成的帷子,只能用四十八根帷子组成,虽然人单力少,但是所组成的图案也较为清晰。
《跑帷子》本身没有特定的伴奏音乐,但是舞蹈者利用帷子上装饰的铜铃,每颤一步就发出强烈的“哗哗”声,给人一种较强的节奏感。除此之外,同一舞蹈队中的民间打击乐队奏出独特的乐曲,节奏规则整齐,声音低沉浑厚,粗犷中见优美,为《跑帷子》烘托了气氛。
《跑帷子》不仅体现了安阳劳动人民朴实的外在美,而且从艺术上反映了舞蹈的内在美,像那虚拟的城墙、城门、庙宇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那精巧的道具制作本身就如同一件手工艺品。一根笔直的长杆上面用木料雕刻的六个龙头神采逼真,如腾云驾雾般驰骋长空,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下面装饰的各种彩带犹如龙口吐须,十分耀眼光彩,再配上各式的铜铃等,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美。千百年来,《跑帷子》之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就缘于上述诸种原因。
闪烁着古老艺术特色的民间舞蹈《跑帷子》也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封建统治制度的摧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本应发扬光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几乎濒临灭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相信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必将以它独有的艺术特色,重放出夺目的光彩。
 
5.舞蹈动作
准备:全体表演者双手持帷子于胸前。
动作:屈膝、微蹲做小跑步,每跑一步,利用惯性使帷子颤动一下,借以颤动帷子上的铜铃,发出“哗哗”声。
二、安阳县战鼓舞
1.概述、起源
《战鼓舞》是安阳县东部流行的一种舞蹈。在1943年的特大旱灾中,是民众祭神求雨、祭祖上坟的艺术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战鼓舞》有几种不同的传说:
(1)乾辕制鼓
根据文化共享工程《厚重河南》一节介绍,乾辕皇帝是鼓的发明者,也是把鼓服务于战争的鼻祖。相传与蚩尤作战时,八十面鼓齐鸣,使敌人胆寒失色,退至中原的西南边陲。
 
(2)击鼓震天将
相传五千年以前,殷纣王的江山铜墙铁壁,但是经过纳妲己诛忠良,殷商王朝大乱。武王顺天意应民心,举起了反纣的大旗。武王拜姜子牙为军师,十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把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纣王麾下哼哈二将各怀绝技,主动出战,哼哈二将“哼哈”一声便把对手的灵魂吸走。周军连败数阵,只得挂起免战牌,姜子牙连夜焚香祷告,九天玄女示意姜子牙用鼓来破邪法,武王听后昼夜宰杀牛马,赶制了九十九面大鼓,撤去免战牌列队出战。姜子牙统揽全军战士,九十九面大鼓一字排开,隆隆鼓声使哼哈二将无法做法。姜子牙在四不像坐骑上摆动杏黄旗将军令,大军一起压上一举破了哼哈阵。在以后的战斗中,武王组建督战队擂鼓随军作战,最终推翻了殷商王朝,建立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基业。从此以后,各朝各代“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成了作战号令。
 
(3)吕村南太生同志(生于1943)曾说:“听老辈人讲,战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李自成率部队攻占北京城后,由于起义军内部起了变化,再加上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致使形势促转。起义军失利后南撤,当清兵追至漳河北岸时,忽然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清兵无法过河追击,只能扎营于漳河北岸。这时一向拥戴闯王的南岸农民群众,闻讯后怒不可遏,迅速赶制出无数面战鼓,扶老携幼集结于漳河南岸,队伍长达数十里。一声令下,万鼓齐鸣,喊声震天,其势如万马奔腾,使清兵闻声丧胆,不战自退。百姓们的壮举大大激励了起义军将士们的斗志。之后,李自成重整旗鼓,飞渡漳河,痛歼清军,使此战转败为胜。这次因借助战鼓的威力克敌制胜,故称《得胜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抗清壮举,凡逢年过节便挎鼓于街头,逐渐便形成了‘鼓会’组织。”
(4)安阳县永和乡庞弯村庞远闻同志(生于1927)曾讲过:战鼓明朝就有。在明朝,北达子进攻中原,侵占中原后,见房就烧,见人就杀,凡没有被杀者都逃走了,因此这一带就没有了人烟。居民们都是后来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当时有户迁到安阳东部的人家,共三口人(老俩口和一个孩子)。他们刚搬迁过来时,到处房屋倒塌、土地荒芜、一片狼藉,他们只好重新修盖房屋、开荒种地、重建家园。这一代人奔忙于生存,不可能有鼓舞。到了第二代人,他们家有了兄弟三人,当时驻守安阳的一个王子叫赵简王,他在放马的场地叫这兄弟仨移坟,这弟兄仨不从,说:“亡人入土为安,人死葬于地下,不能再让他们不安生。”就这样,双方打起了官司。可是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平民百姓是绝对不能告官的。 弟兄仨的官司虽打赢了,可犯下了以下犯上的罪名,被判为死刑。在行刑前老大说“我是长子,死不离家”,因此被杀在家中;老二被绞死;只有老三逃往河南。他们这一代多灾多难,所以也不可能有鼓舞的出现。到了第三代,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于是就想起了他们的先辈用辛勤劳动兴建家园、流尽血汗,给后人们攒下了房产和肥沃的土地,更敬佩他们的先辈不怕杀头,敢于和权贵争雄的勇气,因此才得以保留住好风水的祖坟墓地。所以,后辈人就做了数面鼓,到坟前击鼓起舞,以表示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悼。
从此,这个习俗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后来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新兵入伍也都用此鼓。
总之,关于《战鼓舞》的传说很多,但到目前都无准确的论证,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2.传说形式
1949年以前,有“鼓会”“鼓班”组织。“鼓会”就是老师在前边敲鼓,学生在后面跟着学;“鼓班”就是老师挎鼓教,学生挎斗学(斗是量粮食用的器具)。不管哪个组织的学生学敲鼓,最开始都是老师敲鼓,学生坐在一边,边看边用小棍在地板上或者砖头上学敲鼓点,学会鼓点之后,再挎鼓敲鼓,最后再边敲边舞。舞蹈路子学会之后再由老师纠正姿势。这种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3.演出形式
历年来《战鼓舞》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修改、加工,又逐渐加进了“尖子号”等铜器。“尖子号”是一种高音吹奏乐器,在演奏时高仰号头,响亮的号声使该舞的气氛更为欢快激昂。《战鼓舞》以鼓表演为主,铜器配合演奏,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都是小锣引奏并起着指挥鼓点变化和队形变化的作用。由于在表演时鼓乐齐奏,因此该舞的节奏感十分强。
《战鼓舞》有小锣一人首先出场,击鼓人(四人一组,八人或十二人)将鼓系于腰前,双手握鼓槌;此后在小锣引奏和指挥下,击鼓人等分别由台左、右出场,在鼓乐齐鸣的欢快气氛中边击鼓边起舞,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舞姿,变换着各种队形,有气势凶猛的《二龙戏珠》、连绵回旋的《珍珠倒卷帘》、刚劲有力的《霸王鞭》、二目相对的《虎视眈眈》、互争胜负的《二虎相斗》、群狮嬉戏的《狮子滚绣球》等。动作矫健严谨、气势恢宏、彪悍强壮,该舞自始至终显示出热烈激昂的气氛,熟练而高超的技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
 
4.舞蹈动作
【动作一】
准备动作:左手中指插入系小锣绳内握锣,右手持锣槌。
第1拍:左手曲肘举至前上方,眼睛看左前上方,右手击锣三次。
第2拍至第8拍:反复一次。
【动作二】
左脚向左横跨两脚距离呈“大八字半蹲”,同时右手下落至右胸前。
 
【动作三】
左脚收回站小八字步,左转身半圈,双手自然下垂。
第1拍至第2拍:右腿屈膝向后抬起45度,脚尖向下,同时左腿稍微弯曲,向前迈一脚距离,先右后左,每迈一步,双手胸前击锣一次。
【动作四】
第1拍至第2拍:跑步,同时双手于胸前击钹,然后做左弓步,左手曲肘举于前上方,右手提襟位,脸朝向左前上方位置。
【动作五】
第1拍至第2拍:腿部的动作和【动作三】一样,每走一步双手于胸前击钹一次。
【动作六】
第1拍至第2拍:腿部的动作和【动作三】一样,每走一步双手于胸前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然后做大八字半蹲。
【动作七】
第1拍至第2拍: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3次。
第3拍至第6拍:双脚向前交替迈进,先左后右,共走4步,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8次。
第7拍:双腿呈“右旁弓步”,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8拍:右手击鼓1次。
【动作八】
第1拍至第3拍:双手交替击鼓边,先右后左,共击9次。
第4拍:右手击鼓1次,左手击鼓1次。
【动作九】
第1拍:右脚提起,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2拍:右脚拉至左脚左后侧,同时以右脚为轴,右转身半圈,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3拍至第4拍:左脚向左横跨一脚距离,呈“左旁弓步”,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5次。
【动作十】
第1拍至第4拍:左脚向右后撤两脚半距离,呈“右弓步”,脸转向右前,同时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9次。
【动作十一】
第1拍:右手举到前上方与对方击槌一次,右手击鼓一次。
第2拍:左脚向右前迈一脚距离,转身四分之一圈,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3拍至第4拍:右脚向左脚后撤两脚距离,同时以左脚为轴,右转身半圈呈“左弓步”,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5次,面向右侧。
第5拍至第8拍:做第1拍至第4拍的对称动作。
【动作十二】
第1拍:右手举到右肩前上方,与对方击槌1次,右手击鼓1次。
第2拍:左脚向右迈步一脚距离,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  共击2次。
第3拍:右脚向左脚后撤一脚的距离,同时以左脚为轴,右转身半圈,右手抬起,鼓槌向下,由前向左、向后围绕头部转一圈落至右胸前,右手击鼓1次,左手击鼓1次。
第4拍:“左弓步”,右手击鼓1次,身体面向右侧。
第5拍至第8拍:做第1拍至第4拍的对称动作。
【动作十三】
第1拍:右手举到前上方,与对方击槌一次,左手击鼓1次。
第2拍:左脚向右脚前迈一脚的距离,击鼓1次。
第3拍至第4拍:右脚向左脚后撤两脚的距离,同时以左脚为轴,右转身半圈呈“左弓步”,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4次。
第5拍:左手举到前上方,与对方击槌1次,右手击鼓1次。
第6拍:右脚向前迈步约一脚的距离,同时左转身半圈,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2次。
第7拍:左脚撤于右后,与右脚平齐站,呈“大八字步”,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2次。
第8拍至第9拍: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5次。
【动作十四】
第1拍至第3拍:原地不动,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5次。
第4拍:右手举至左前上方,与对方击槌1次。
第5拍:右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呈“左掖步”。左手击鼓1次。
第6拍:以右脚脚掌为轴,左脚由后拉向右脚后半脚的距离,同时左转身半圈,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7拍:右脚向左前迈一脚的距离,同时左转身四分之一圈,呈“右虚步”,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8拍:双腿稍微弯曲,脸面向右侧,右手与对方击槌1次。
第9拍:左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10拍:右脚向右前迈一脚的距离,呈“掖步”,右手与对方击槌1次,左手击鼓1次。
第11拍至第14拍 :脚位不动,转身向右前,脸向右侧,同时双手与对方交替击鼓、击槌,先右后左,共击7次。
【动作十五】
第1拍至第3拍:原地不动,双手交替击鼓,先左后右,共击5次。
第4拍:右手举至前上方,与对方击槌1次。
第5拍:右脚向左迈一脚的距离,转身四分之一圈,左手击鼓1次。
第6拍:左脚拉向右脚后一脚的距离,同时以右脚为轴,左转身半圈,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7拍:右脚向左侧迈一脚的距离,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8拍:右虚步,右手与对方击槌1次。
第9拍:右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10拍:右脚向左前迈一脚半的距离,脸转向右侧,右手与对方击槌1次。
第11拍至第14拍:身体面向前,脸转向右侧,双手交替击鼓、击槌,先右后左,共击7次。
【动作十六】
第1拍:双手交替与对方击槌,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2拍:双手交替与对方击槌、击鼓,共击2次。
第3拍至第4拍:左脚向右脚后侧拉一脚的距离,同时以左脚为轴,左转身半圈,右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与左脚齐平,再向左转身四分之一圈,站大八字半蹲击鼓,先右后左,共击3次。
第5拍至第6拍:双手与对方交替击槌、击鼓,先右后左,各击2次。
第7拍至第8拍:左脚拉至右脚后一脚半的距离,左转身四分之一圈,呈“右弓步”,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3次。
【动作十七】
第1拍至第2拍:双手与对方交替击槌、击鼓,先右后左,各击3次。
第3拍至第4拍: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3次。
第5拍至第8拍:重复第1拍至第4拍的动作。
【动作十八】
第1拍至第8拍:做【动作十四】的第1拍至第8拍的动作。
第9拍:右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10拍:左脚拉至右脚后一脚的距离,同时以右脚为轴,左转身半圈,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11拍:右脚向左脚前迈一脚的距离,同时双手交替击鼓,先右后左,共击2次。
第12拍:右手与对方击槌1次,左手击鼓1次。
第13拍:右脚向前迈一脚的距离,形成“右弓步”,同时双手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