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芙蓉国里尽朝晖

发布日期:2020-10-23 17:22:10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芙蓉国里尽朝晖 / 邱芙蓉编著. -武汉 : 武汉出
版社, 2020.9
          ISBN 978-7-5582-3893-2
 
         Ⅰ. ①芙… Ⅱ. ①邱… Ⅲ. ①建阳窑-陶瓷艺术-介绍 Ⅳ. ①J5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76188号
 
 
 
 

 
 
每一天,叫醒我的是梦想(自序)
 
 
 
      建阳水吉后井村,是我的家乡。村子的不远处,宋代龙窑静静地依山而卧。龙窑的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废弃的匣钵以及零星的宋代建盏残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对于这些匣钵和残片,十分熟悉和亲切。
      阳光正好的某一天,有一位少年,走在山坡之上,无意之中,他遇到了一块美丽的残片,拾起,端详。阳光下,残片晶莹,变幻着光泽。这种美丽,让少年的内心怦然一动。那些经历风雨的匣钵、那些残缺不全的建盏,铭刻在心。那位少年,就是我。
这一块建盏的残片,保存至今,它给了我很多的梦想。我常望着远处山峦,遥想在这一块土地上,宋代窑工劳作的场景。
年少的我,经常听长辈们讲故事:宋代,我的家乡,从大路后门到芦花坪,从后井到池中,龙窑处处,营运繁忙。烧制瓷器的能工巧匠云集,他们在江南富庶的山间,燃起了熊熊窑火,选土、淘洗、配料、揉泥、拉坯、上釉、装窑、焙烧,土在火中涅槃,成了一只只华美与朴素相表里的黑色精灵,并源源不断地通过南浦溪水,输送至全国各地并流向海外。这黑色的精灵,就是建盏。
       我的父亲邱华忠多年来烧制建盏,中学毕业后,我正式向父亲拜师学艺。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烧制出精美的有特色的建盏。
      于是,每一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俗话说,种树者必培其根。同样,学习一门手艺也要扎根于其中,根深才能叶茂,才能开出理想的花朵。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刻苦练就本领,揉泥、拉坯、上釉……每一道工序都认真学习、精益求精。
       我明白,学习一样技艺,应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突破自我,成就自我,不允许我有半点的疏忽和懈怠。在汗水和心血铺就的路上,一路走来,有许多的感慨和思考。
       当然,云彩不是每一天都有的。遇到烧盏困难失意的时候,我经常到古窑址去走走。古老的龙窑、宁静的山野,像是一剂良方,让我静心自省。我明白古代艺人们的艰辛,也明白新时代不乏砥砺前行之人。制作陶瓷,必须沉下心来,必须坚持不懈。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家乡的人文与山水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也给了我一种使命感。先辈们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智慧和技艺,促使我一心一意的守护自己的事业。在困境的时候,想到这些,又有了坚守之心,又奋然前行。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又要精一行,我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行业。在烧制建盏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注重传承,那些古老的技法在自己的手中复活。一方面,又注重创新。在器形的设计上、在釉水的配置上、在烧制的技法上努力探索,深入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浮雕油滴”终于和世人见面了,我打造了自己的“夕阳花雨”“紫耀金莲”等浮雕油滴品牌。
      浮雕油滴、紫耀金莲作品,析晶彻底,晶体的三维立体感强,如浮雕般层层叠簇。这是在窑炉里高温烧制而自然形成的花纹,颜色以紫色为主,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叠加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纷纷收藏我的作品。
        成功,就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烧制“浮雕油滴”芙蓉盏系列,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也实现了自己年少时期的梦想,给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下了铿锵的足迹。
苦寒尽,梅花开,正是星光灿烂时。我为生长在建盏之都而感到自豪,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回馈大家。
       对自己烧制建盏足迹的回忆,是为了传承家乡的文化。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祖先,无愧于他们留给我们的技艺,无愧于历史和岁月。如今,将自己十多年的积累和思考结集成册,希望得到专家、同行及读者的指正和批评。
 
                                       邱芙蓉
                                                                                                      2020年5月18日
 
 
 
 
 
 
 
                        目 录


第一章 陶瓷发展简史........................................................... 001
第一节 远古——唐代前的陶瓷业.............................................. 001
第二节 唐代的“唐三彩”............................................................ 005
第三节 宋朝时期的五大名窑.................................................... 006
第四节 宋代因茶而生的建窑建盏.............................................. 007
第五节 明清时期瓷器的繁荣与衰落........................................... 009
第六节 本世纪盛世时期陶瓷业的崛起与繁荣.............................. 011
 
第二章 建窑建盏发源地——水吉....................................... 012
第一节 建窑建盏发源地——水吉.............................................. 012
第二节 建窑建盏独特社会环境................................................. 014
第三节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厚的资源....................................... 016
第四节 极其便利的交通优势.................................................... 016
第五节 独特的瓷土与釉矿资源................................................. 017
 
第三章 建窑建盏遗址........................................................... 019
第一节 建窑遗址概况............................................................... 019
第二节 建窑遗址的窑场分布.................................................... 020
第三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路后门龙窑....................... 023
 
第四章 建盏的分类............................................................... 025
第一节 建盏器形的分类........................................................... 025
第二节 建盏款识的分类........................................................... 026
第三节 建盏造型的分类........................................................... 027
第四节 建盏胎体的分类........................................................... 028
第五节 建盏釉色的分类........................................................... 029
 
第五章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034
第一节 建窑建盏烧制的工艺流程.............................................. 034
第二节 选窑烧制建盏的主要种类.............................................. 038
第三节 建盏烧制的工艺要领.................................................... 041
 
第六章 品析建窑建盏之美................................................... 046
第一节 建盏的器形之美........................................................... 046
第二节 建盏的釉色之美........................................................... 050
第三节 建盏的底款之美........................................................... 054
第四节 建盏与茶艺之美........................................................... 058
第五节 建盏的文化之美........................................................... 062
第六节 建盏的哲理之美........................................................... 067
第七节 建盏的生活之美........................................................... 071
 
第七章 建窑建盏与海上丝绸之路....................................... 075
第一节 建窑建盏与日本天目.................................................... 075
第二节 “一带一路”的高贵使者——建窑建盏............................... 077
 
第八章 宋代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恢复与发展................... 080
第一节 建窑建盏的探索之路.................................................... 080
第二节 建窑建盏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082
第三节 炫彩紫金油滴建盏及其烧制技艺.................................... 085
 
第九章 建盏的防伪鉴别....................................................... 089
第一节 宋代与现代建盏的鉴别................................................. 089
第二节 建盏铁胎的鉴别........................................................... 091
 
第十章 建盏的品鉴及养护................................................... 096
第一节 现代建盏的品鉴........................................................... 096
第二节 选购建窑建盏要“四看”.................................................. 100
第三节 建盏的养护................................................................. 101
 
第十一章 建窑建盏的收藏................................................... 103
第一节 建窑建盏收藏的前景.................................................... 103
第二节 收藏建窑建盏的正确理念.............................................. 105
 
第十二章 现代建窑建盏发展前景及构想........................... 108
 
第十三章 古今中外名人评介建窑建盏............................... 114
 
 
 
 
 
                        节    选
 
 
 
 
 
 
 
第一章 陶瓷发展简史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见瓷器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的标志。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由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组成。常见的陶瓷材料有黏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萃取而成。而黏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中国人发明瓷器早在4000年就有青瓷出现,远比欧洲制瓷早上1000多年。
 
第一节 远古——唐代前的陶瓷业
 
据现有考古资料载:我国首次发现的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人类活动文化遗迹,其出土的栽培稻和陶器,距今一万年以前,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和原始陶器之一。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有釜、瓮、罐、钵之类。早期人类在制陶过程中,对原料的探寻和使用上缺乏经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火的使用上也不够成熟。所以制成的陶瓷质地疏松。至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种类开始增多,从泥质或夹砂陶发展到灰陶、黑陶、彩陶和白陶等。另外,为装饰或提高质量方面着想,又创造出白色、红色陶衣,以及用三氧化二铁Fe2O3(黑)、二氧化锰MnO2(红)为着色剂的彩料。在成形工艺上,逐步完善了轮制、模制、表面抛光、薄胎成形、拍印纹饰等多种手段。原始的烧成条件比较简陋,这使早期陶器的胎体多为红棕色。这是因为在烧成过程中,大量空气的混入形成强氧化焰,使黏土中的氧化铁成分变红、变黄,加之原料中三氧化铝(AL2O3)较低,助熔剂量高,也对陶器红色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远古时期的陶瓷烧造技术资料,迄今尚无从找寻,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用柴草在平地上用篝火直接烧制,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仰韶文化的窑型基本是横穴式和竖穴式,就泥地挖掘而成,以柴草为燃料,无烟囱,窑内温度较均匀,热量损失较小,烧成温度可达1000℃。从龙山文化时期以后,普遍采用竖穴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直径1米左右,燃烧时空气供应较足,使柴草充分燃烧,火焰可沿窑底均匀进入窑室,使窑内温度提高,可达1050℃高温,也为后来出现的馒头窑、倒焰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朝殷墟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到了秦代,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以铅为釉的基础,加上少许的氧化,就可得到青绿色,熔点低,烧摄氏700℃~800℃,并且可以薄薄地匀挂在胎上。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一般瓷器使用高岭土。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南北朝时期,产生出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1300℃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布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又如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
 
东周时期瓷器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要物。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都体现在陶瓷器上。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分、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氧化钙(CaO)成分,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分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定,中原地区大批民众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第二节 唐代的“唐三彩”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日臻完善,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1000℃以上,因此,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唐三彩瓷器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形稳厚、线条流畅。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长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姿态。
唐代经过安史之乱,国势日衰,唐灭元之后五十年里,面临分裂的局面。在这期间,柴窑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宋徽宗赵佶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于青瓷的制造。
 
第三节 宋朝时期的五大名窑
 
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闻名世界。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形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钧窑创始于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器形以碗盘为多。官窑是在宋朝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剔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哥窑创始者为浙江省处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又名龙泉窑或章窑。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裂纹开片,这种裂痕是由于釉与胎的收缩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称为鱼子纹蟹爪纹,也有的称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缘显出一道褐色边称为“紫口铁足”。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哥窑瓷碗
 
第四节 宋代因茶而生的建窑建盏
 
宋代瓷业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窑外,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其中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最迎合宋朝风靡的“斗茶”风俗,使得这一黑茶盏名重一时,上下朝野争相趋宠,垂青若宝。
“斗茶”之风始创于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省建州茶乡。地处闽北的建州是宋代首开斗茶风范的地域,这是因为此地盛产极品茶叶“建茶”。当时斗茶所用的茶叶,大都为建茶中的白茶。朝廷于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完善的贡茶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形式规矩,斗茶之风由此而生。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以后,“斗茶风”初始时,是茶农比茶优劣的一项赛事活动。
加之这个地方自宋室南渡后,相继涌现出游酢、杨时、李侗、李纲、罗从彦、朱熹、陆游、辛弃疾、柳永、蔡襄、刘克庄等儒家鼻祖、诗界巨匠、一代词宗等众多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每到斗茶季节,文人雅士汇聚至此“斗茶斗诗”,于是这项活动也就随这些诗文在全国各地迅速流传开来。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肯定了建窑所产的兔毫建盏“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是其他窑所没有的。于是斗茶盛行朝野,从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宗贵戚到行吟泽畔的骚客墨士;从策马御轻的公子哥儿到引车卖浆的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形成了“一日不可无此君”的比屋之饮。
 
宋代兔毫盏
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建窑出产的独一无二的黑釉茶盏,因其釉色与器形结合,釉色美丽、黑白分明的特色,迎合了当时建茶的点茶、斗茶的方式,既能满足文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能满足普通百姓实用功能需求。因此,建盏成为“雅俗共赏”的茶盏。宋朝廷便以另眼相看,选为“供御”“進琖”之物,一时荣盛至极。导致建窑后井——池中一带,数以百条龙窑日夜烧制黑釉建盏,规模之大,产量之多,均远超其他各大名窑。
及至元代,饮茶风气改变,“斗茶”风气日渐衰减,历经三百多年的黑釉瓷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使得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第五节 明清时期瓷器的繁荣与衰落
 
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为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
在清朝年间,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非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为灿烂的时期。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姿多彩。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而雍正时期则以粉彩最有成就。在彩绘上最大成就就是珐琅彩,最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珐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堆之感。
 
明代青花瓷罐
 
乾隆以后,从嘉庆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即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末,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反动统治的日益腐朽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步步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瓷业由停滞而趋向衰落。而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进行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到19世纪时,英国的产业革命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国家,工厂普遍实行大规模生产。欧洲人自18世纪制成真正的硬瓷后,至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进步使欧洲的陶瓷生产逐步由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陶瓷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英、德、法等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上的比重日渐增加。在东方,日本的制瓷业自20世纪初才崭露头角,但发展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陶瓷已足可与英、德、法等国相抗衡。在这个时期,中国瓷器在国际贸易上的地位则每况愈下,以产瓷著称的中国,反成为大量洋瓷倾销的市场,虽然国瓷还能以传统的特色上与洋瓷争一日之长,但数量已大减,其衰落的趋势毕竟是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所决定了的。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实力的扩张和清政府的腐朽,中国陶瓷在国内外市场上节节败退下来,中国的陶瓷业濒临绝境。尽管如此,中国的陶瓷业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在清末,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在清政府提倡的所谓“振兴实业”的口号下,对中国陶瓷手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
 
第六节 本世纪盛世时期陶瓷业的崛起与繁荣
 
乾坤置换,春风化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陶瓷业重新获得了恢复和发展。在全国上下,陶瓷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出来。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的陶瓷生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这个传统陶瓷生产大国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陶瓷工业认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技术改造,努力增产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努力克服这一期间由于原材料、燃料大幅度提价,营业外支出大幅度上升。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全行业开创了产销两旺的好局面。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我国陶瓷业重新独占鳌头。
目前我国陶瓷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总产值达到3400多亿元,已成为全球陶瓷产品的出口大国。我国生产的陶瓷产品已出口至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陶瓷行业发展迅速,陶瓷产量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陶瓷生产和贸易大国。其中,中国的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2019年,中国陶瓷总产量达1.6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6%;出口达6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约占全球陶瓷出口总额的19%;特别是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中国的产量和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
 
 
 
第二章 建窑建盏发源地——水吉
 
 
 
第一节 建窑建盏发源地——水吉
 
建窑是中国南方的宋代名窑,遗址坐落在今福建省的北部地区,这一地区简称闽北。遗址的具体方位在今建阳市东北境水吉镇的后井、池中村一带,南部与建瓯市接壤。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遗留下来的大片古窑,仍然可以让人们想见昔日那窑火通红、窑烟袅绕的旺盛景象。在历史行政区划的沿革中,建窑所在的水吉镇在早些年曾长期隶属于建瓯。这要从建瓯的行政建制谈起。
建瓯是闽北重镇,最早称作建安,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立县,吴永安三年(260年)升置为建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建州”,此后一直成为闽北地区的州郡治所。《宋史·地理志》载:“建宁府,上,本建州、建安郡。旧军事,端拱元年(988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以孝宗旧邸,升府”,领“县七:建安、浦城、建阳、松溪、崇安、政和、瓯宁”。其中瓯宁县是治平三年(1066年)从建安县分野出来的,二县署衙都设在建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明清时期恢复为府制。至民国二年(1912年),建安、瓯宁二县合并,名取第一字称建瓯县,先后辖于建安道、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称建瓯县,1990年改为县级市。
建窑属于建瓯辖治地域,宋代文献已有明确记录。
北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这里所说的纹如兔毫的黑盏即建窑烧造的黑釉兔毫盏,产地在建安县。该书撰写于宋仁宗皇祜年间(1049-1054年),以后刊行,蔡襄为本书所写的序言时间是在治平元年(1064年),即瓯宁县从建安县分野出来的前二年。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称:“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当时瓯宁县已从建安县分野有173年了,把建窑兔毫盏产地说得更加具体了。蔡襄(1012-1067年),仙游人;祝穆(?-1255年),建阳县人,都是宋代福建籍的著名学者,他们对建窑的有关著述是准确的。
 
建盏发源地——水吉镇关于宣传建盏的广告牌
 
宋代以后的地方志书继续把建窑的地理方位划归为建瓯。明弘治《八闽通志》:“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水吉又称“禾义里”,嘉靖《建宁府志》附瓯宁县地理图中,北境有“禾义里”,正当水吉方位。至“民国”十八年(1928年)出版的《建瓯县志》犹称:“兔毫盏,出禾义里。”说明建窑遗址所处的水吉镇从古代于近代都隶属于建瓯地域。
那么,水吉镇何时划归建阳呢?建阳最早叫做建平县,始于汉末,晋代改称建阳。历史上一直都是建安郡、建州、建宁府治下的属县之一。1946-1956年,原建瓯属地的水吉镇,一度独立为县治,其后并入建阳县,1990年,建阳县亦拆县改为县级市。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南平市建阳区。南平市行政中心迁至建阳区南林大街。
我国唐宋时期的瓷窑,一般以所在的州、县命名,且以州郡或郡府命名的情形居多,如越州窑、邢州窑、定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吉州窑、磁州窑等,又如景德镇窑称饶州窑,龙泉窑称处州窑等。其中又往往加以省称,如越州窑称为越窑,邢州窑称为邢窑,定州窑称为定窑等。因此,根据类似的定名惯例,从地理位置考察,追本溯源,建窑的得名,应渊源于建安郡、建州或建宁府,简称建窑。
 
第二节 建窑建盏独特社会环境
 
闽北地形多为丘陵,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是著名的产茶区。建阳周围的武夷山、建瓯、政和均为知名茶产地。宋代,建瓯、崇安(今武夷山市)均有进贡皇宫的御茶园。
地处闽北的建州是宋代首开斗茶风范的地域,这是因为此地盛产极品茶叶“建茶”。当时斗茶所用的茶叶,大都为建茶中的贡茶。朝廷于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完善的贡茶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形式规矩,斗茶之风由此而生。每年春季新茶制成以后,“斗茶风”初始时,是茶农比茶优劣的一项赛事活动。
北宋著名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细致描写了斗茶的过程和要诀,提出斗茶赢家的标准要:“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斗茶者先要将茶叶碾成细粉,置于茶碗之中,然后用沸水注入,使茶与水融合到一种最协调的程度。在比斗过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出水面,如果茶末浮在水面,茶不能与水交融,说明茶末碾得不够细致;再看茶的颜色,对白茶来说,茶色越白越好,说明它的品种越纯,品级就越高。而“斗茶”,又必须用黑釉瓷的茶盏,最为匹配。皆因斗茶最讲究是斗色,茶为白茶,茶汤呈白,黑与白的对比才能最为分明,因此,黑瓷茶盏最为贵重。《茶录》里写得很明确:“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建安(今指建阳)所造纯黑兔毫,是当时最好的极品。就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为此,黑釉建盏便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
 
宋代著名茶学家蔡襄著的《茶录》有关“茶盏”文字
 
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酱釉器的普通窑场,后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说: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人饮茶较之唐人更加细腻和精致,并且更讲究艺术化,点茶和斗茶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于是宋代的茶具又有了新的要求。对于茶饮的神往则直接刺激了茶具的生产,全国各地的窑场林立,生产的茶具数量惊人,但因建窑出产的独一无二的黑釉茶盏,因其釉色与器形结合,釉色美丽、黑白分明而独占鳌头。它的黑艳釉色正好迎合了当时建茶的点茶、斗茶的方式,既能满足文人们的审美趣味,也能满足普通百姓实用功能需求。由此,地处建州附近的“建窑”的炉火愈烧愈旺。
 
第三节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厚的资源
 
烧制“建盏”,周围要有缓坡地形和足够的燃料,以适应修建龙窑之需和应对大规模烧瓷的能量消耗。首先,水吉地处丘陵地带,遍地环山,但山丘海拔都不会太高,坡度适当,可依山兴建造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超长龙窑。其次,水吉一带生长着大量的松树林,为建盏的生产提供了优质、便捷的燃料。为龙窑柴烧所需的燃料提供了保证。同时,松柴在黑釉建盏的烧制过程中能提供良好的自然还原焰,使建窑建盏形成独特的釉面效果。
 
第四节 极其便利的交通优势
 
产品外运必须有便利的运送渠道,即发达的交通以供外销。宋时,历属建州的建窑交通十分便利。首先,陆运便捷。上可经仙霞关进入江浙,下可达建州,直抵福州、泉州。其次,途经水吉背靠闽江支流建溪的主要支流南浦溪,建窑水运的水吉本身就曾是闽北的大型古码头。建窑所在的池中、后井二村离南浦溪更是极近。通过水运,可沿着闽江,可直达福、漳、泉州。
 
 
建窑闽江入海口(福州)航线示意图
 
第五节 独特的瓷土与釉矿资源
 
最关键的一点,要有烧制黑釉建盏特殊的原材料,即含铁量高,能形成析晶的胎土、釉料。水吉一带地层里蕴藏有大量的含三氧化二铁(Fe2O3)高达8%的瓷土、釉矿,这是其他地方窑址所缺乏的。崇安遇林窑口、景德镇窑口、南平茶洋窑口、江西吉州窑等窑口虽然也烧制出黑釉建盏,但是,这些地方烧制出的产品,无论是釉色还是铁胎,均不如建窑。
正是由于瓷土富含氧化铁,在高温烧成后形成小团块聚结体,造成建盏胎质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保温性能良好,胎色呈灰黑色。
建盏生产所需的黑釉是一种结晶釉,这种釉必须采用当地的草木灰和天然釉矿石等原料,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制而成。该石灰釉上釉厚,黏性强,最大的特点是在高温下随着釉水的流动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斑纹。釉色乌黑发亮,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绝不雷同的色彩斑纹。
正因为有着无法替代模仿的胎釉、适宜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宋代茶文化盛行的氛围,才令神秘莫测的建盏诞生在水吉,才使建盏获得皇帝为之背书的“民窑官用”背景,也使得建窑在宋代盛极一时。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