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老子的智慧

发布日期:2016-10-19 14:34:59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老子的智慧 / 李洁 编著. -- 北京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6.9
ISBN 978-7-5022-7570-9
Ⅰ. ①老… Ⅱ. ①李… Ⅲ. ①老子-思想评论Ⅳ. ①B223.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39869号
 

 
目录
 
《道德经》 篇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002
  第01章 道与名 004
  第02章 相对论 007
  第03章 无为之治 010
  第04章 道的功用 011
  第05章 天地与圣人 012
  第06章 无形的真神 014
  第07章 无私的心 015
  第08章 上善若水 017
  第09章 为人的道理 020
  第10章 修道难易 022
  第11章 无的用处 023
  第12章 追求外在的人 024
  第13章 宠爱与羞辱 025
  第14章 无相、无声、无形 027
  第15章 古代的有道之士 028
  第16章 致知的极点 029
  第17章 国君的治世 031
  第18章 仁义与孝慈 033
  第19章 恢复纯真 034
  第20章 视万物为一体 036
  第21章 道的显现 038
  第22章 不用争夺的争夺 039
  第23章 自然之道 041
  第24章 多余的贪吃 042
  第25章 道的真面目 044
  第26章 轻与重 045
  第27章 至善的人 047
  第28章 刚强与柔顺 049
  第29章 不要违背天意 051
  第30章 不可仗势兵强力壮 053
  第31章 用兵之道 054
  第32章 知止之道 056
  第33章 真正的永生 058
  第34章 天地的胸襟 061
  第35章 道的玄妙 062
  第36章 物极必反 063
  第37章 人民的自然归化 065
  第38章 道德为上,仁义次之 066
  第39章 道的根本 068
  第40章 无生有 070
  第41章 道的尊贵 071
  第42章 道的造化 073
  第43章 柔胜刚 075
  第44章 身与名 076
  第45章 清静自然 077
  第46章 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 079
  第47章 自然的原则与定理 081
  第48章 无为的妙处 083
  第49章 圣人之心 084
  第50章 出生入死 086
  第51章 道体的德行 087
  第52章 道的本源 089
  第53章 大道之行 090
  第54章 德的余荫 092
  第55章 德性深厚的人 093
  第56章 悟道的人 095
  第57章 治国之道 096
  第58章 治国方针 098
  第59章 治人事天 100
  第60章 纯朴祥和的世界 101
  第61章 大国谦卑,小国谦恭 102
  第62章 道的奥妙 104
  第63章 圣人的处事 105
  第64章 修己治人的方针 107
  第65章 回归纯朴 109
  第66章 谦卑低下 111
  第67章 慈祥的爱心 112
  第68章 最佳的勇士 114
  第69章 真正的胜利 115
  第70章 我的言论 117
  第71章 知与不知 118
  第72章 爱惜自我 119
  第73章 因果罗网 120
  第74章 暴政之下(一) 122
  第75章 暴政之下(二) 123
  第76章 柔弱与刚强 124
  第77章 天道的微妙 125
  第78章 柔弱的益处 126
  第79章 天的德性 128
  第80章 纯朴的世界 129
  第81章 圣人的使命 131
  后记 132
  
《清静经》 篇
 
  前言 136
  《清静经》原文 137
  《清静经》白话 138
  《清静经》详细解释 140
  第01章 140
  第02章 141
  第03章 142
  第04章 144
  第05章 145
  第06章 146
  第07章 147
  第08章 148
  第09章 149
  第10章 150
  第11章 151
  第12章 152
  第13章 153
  第14章 154
  第15章 155
 
《太上感应篇》 篇
 
  前言 158
  《太上感应篇》原文 159
  《太上感应篇》白话文 160
《道德经》篇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相传老子降生时就满头白发,所以才叫作老子。又在李子树下生,就指树为姓。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因为他两耳垂肩,人称李耳,取名老聃。老子生而知之,一出仕就任东周柱下史,管理图书档案。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在见过孔子开启孔子的正法之门后,于是决定辞官西行。老子在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紫气东来”乃老子出关时的一大胜境,流传千古,代代传诵,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又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老子留书之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隐居崆峒山,时隐时现传其大道,度了无数人成仙,后作《清静经》。
  在远古时期,没有礼教、制度、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但是民风淳朴社会祥和,靠什么来管理人的思想和行为呢?靠的是道。人们按照道来运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道又是什么呢?就是自然规律。人们行动顺其自然,统治者也不刻意去做什么,一切自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状态就是道在管理人类社会。在夏商周以前的远古思想就是道,它主导了整个华夏中国,并展开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圣王,都是崇尚道德的人。那时候社会单纯,故不需要繁琐的礼法来统治。
  但是,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变化加剧,各类破坏性的智慧层出不穷,人们重视世俗的名利,而抛弃道德。人们不再用道德约束管理自己,这才有周公制作礼乐来约束人们的行动。再后来孔子克己复礼,倡导仁义,目的是由此来重振道德。
  道是先天地而生,没有天地先有道,既有天地而道在天地之中。道家的思想不是老子发明的,老子只是看到了道而将其描述出来,却又怎么也描写不准确,怎么命名也不全面。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是纯粹无为的,别人认为它是在做善事,而它自己却是在自然而然地运动。如风就是自然而然地运动,这是风的道。庄稼得到梳理,空气得到流通,这是风的德行。但是风只是顺其自然地运动而已,并不是想去做什么,它的运动是无意图无目的。而有了仁义的名目以后,就开始有为了。人们做有道德的事情是出于目的,并且事后还要标榜自己让别人认可,还要享受做善事的功劳,希望得到奖励和晋升。到了倡导礼乐以后,就更加有为了。而且对施礼者还要还礼,否则就会被称为失礼。对失礼者还会进行打击报复,这样社会就开始出现祸乱了。
  道家是本着天道来立人道,儒家是先立人道以合天道。道家以道为宗,讲的是虚无自然,倡导无为。儒家以德为教,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倡导有为。德必本于道,道必本于德。仁义礼智信就是德,其发源于道,道就是树根,而道德显现于树干是仁义礼智信。儒家和道家是树根与树干的关系。树的根是看不见的,故根是不能被清晰描述的。树冠是可见的,是可以被解释清楚的。道是树根,仁义礼智信是树冠,是德。老子思想是树根,孔子思想是树冠,道儒合一是指导人思想行为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道是真理,是宇宙天地万有的真正面目。而此道产生的种种妙用,便称为德。道既然无形无相,德便难以形容。如此高的认识境界,只有天机充满、无私无欲的人才能够达到。所以为了教化众生,儒家从人性的教育角度去解释,称天命之谓性。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叫做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明心见性。六祖慧能说:“见性成佛。”孔子五十见性,所以孔子五十岁成佛。只是当时还没有创立佛教,所以不叫佛叫作圣人。
  按照天赋予人的本性所衍生出来的诸般善行,便称为德。故万物众生都具有天性、本性,与其本性天性相符合的行为叫做德。如草的德行就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石头的德行就是坚硬。如人的德行有五常,叫做仁义礼智信,五常落实到人身就是五伦。五伦再落实到行为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道家玄虚的道德,演变为儒家实际的仁义。这就是儒家在教化上的伟大贡献。把抽象变具体,把形而上变成形而下,把概念转化成可以操作的行动。
  本书用到了“体”“用”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这里提前解释。体用指本体和作用。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体指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或用处。体用还用来表示一和多、全和偏、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等多种关系。例如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孙中山说:“何谓体?即物质。何谓用?即精神。譬如人之一身,五官百骸,皆为体,属于物质。能言语动作者,即为用,由人之精神为之。”体用明确地解释为本体和现象。
  道德经上篇(1~37章)讲的是道,下篇(38~81章)讲的是德。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名为道德。它涵盖整个宇宙人生,不管是天道、人道,不管是修养、治国,甚至于用兵等,无所不包。它可以说是集古代圣王修己安人的大经大法于一书的宝典。我们需要仔细地探讨参悟,这样才能理解老子道德的本意及圣人垂教后世的用心。
第01章 道与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一个字,是表示宇宙万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也表示虚空之间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能源。因此人类是难以使用语言与文字去形容它、去描述它。可是世人却偏偏喜欢以语言或文字去表达这个“道”,而且说得很多、很多。凡是说出来的只是口头之“道”而已,因为这个“道”如果是可以讲出来、或是形容出来,就不是真正本来的“道”了,更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因为讲出来的“道”只是描写与形容而已,与事实毕竟是距离很远的。
  譬如说,一张桌子,就是一张桌子。你就是巧夺天工,画得跟真的一样,毕竟还不是真正的桌子。画在纸上的桌子,把纸烧了,则桌子就没有了。纸上画个饼,是不能当饼吃的。地图再精确,它不是地球。这就是“本来的东西与形容描写的差别距离”。可是世人就是这么顽固,喜欢门户之争,都去强调我们才是“道”,你们不是“道”,而且每个人所强调的“道”都不一样,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因此,我们发觉到,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已经不是真正的“道”了,因为这只是形容与描写而已,而真正的“道”是无法形容与描写的。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谈到说:“我说法四十九年,实在是没有说法的。如果你们以后讲我有说法,就是在诽谤我。”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对“道”的体悟,也是难以使用言语代替的。所以修行的人,如果自己不去体悟大道的话,只想依靠别人的说词解释,像这样来了解还是离道很远的。
  “名”这一个字,是指宇宙万物还没有形成之前的名字,那个时候宇宙万物,都没有名字。可是没有名字,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名字。一旦到了宇宙万物变成有形体,可以看得出来,又可以摸得到的时候,人类就会给它立个名字,可是这只是人间的巧立名目而已。因为万物是经常在变换更改的,因此这个名字也就跟着变换更改。譬如人的名字,随着人的死亡,然后这个名字也就跟着死亡。所以有名字的称呼,都不是真正长久的称呼。
  所以说,没有名号及没有名称的东西,才是天地之间的原始。照这样说来,称呼与名字,不就像万物的母亲吗?所以,人的心灵在清清静静、连一点欲望也没有的时候,才能观察出一切万物的本来面目。如果在心中充满欲望的时候,所观察到的,只是万物的外表而已。以上两种人的心境不同,所观察到的事物就不同,对物就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这不是很玄吗?在如此玄妙之下,如果我们再深入去探讨的话,便可得到更玄妙的问题,你相信吗?所以研究“道”这门学问,的确是所有玄妙之门中最玄妙的了。
  本章是道德经的总论,全经的主旨所在。首先要觉察万物的名目表象,才能契入大道真常。其次说明大道的体用,讲明生成化育的本末。再提出观妙观窍,体道合德的功夫。最后归结玄妙一窍是一切妙化的总门。言简意赅,含蕴无穷。
  本章有四个重点:一是道与名,以后天的可道可名,对显先天的常道常名。二是有名与无名,圣人为了教化而巧立名目、种种拟议只是形容。实际义理是讲天道的体用造化,创造与生成原理的玄跟妙。三是观妙与观窍的工夫存养。四是众妙之门的开启。
  此章中,几个词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众妙之门、妙有、窍、道,它们都代表玄妙窍、正法之门。开启正法之门而得正法,正法就是道。道就是本性、天性、圣性、佛性、清净法身、玄妙窍、良知、至善之地、中庸、天堂、清真、十字架、回归之地、不二法门、中和、十指所指、十目所视、西方、无极理天、正法眼藏、天地灵根、净土、菩提自性。用这样多的词汇来描述同一个概念,说明根本就不能描述清楚。只有佛圣能够感受到,不能用语言描述,所以叫作大道、上天、真如、中庸、菩提宝相,尊称无极,也叫无极理天、上帝。
  道就是宇宙之大本,是真空妙有,可以生天生地生万物生众生,道也是正法之门、是众妙之门。众妙之门指的是正法之门。正法可以用道来说明,但是也还不能把正法之门说明白。可以用名词来描述,也不能完全描述清楚。用无描述天地开始前的状态,用有描述万物生发之前的状态。道是先天地而生,大而无外无所不包,小而无内无所不藏,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恍恍惚惚无声无色,它确实存在却没有办法描述出来,所有表述都是形容而已。从无的角度观察道,可以看到真空生妙有。从有的角度观察正法之门,可以看出就是一个玄妙之窍。有欲望的时候只能观察到表面现象,就是一个窍。无欲望的时候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真空妙有。窍和妙二者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都叫做玄妙一窍,这是很玄妙的,是真空生妙有的门户,是宇宙之大门,是天人相通的地方。
  大道包含无、有、玄妙、窍。体用合一,中和不二。是不二法门,是宇宙的奥秘,圣贤的心法。不落言诠,难以议论。孔子言“默而识之”《述而篇》,释尊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大梵王问决经)。修圣贤之道者当先明此意,而后可领悟道德的实理。吾人心意未动之时,浑然与太虚同体,宇宙即我,我即宇宙。心意既动之后,六根发为妙用,太虚生出色相,宇宙幻现万法。视听言动造作人生百态,然而欲明其所从来,究其所从去,恍恍乎,不可得。由此可知大道之奥,玄窍之妙,实在不可思议。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吃紧处在能观。一般人欲念起时,被气禀拘物欲蔽,丧失反观能力,被天地气数反夺,悖道离德而不自知。一般人无欲念时,不是昏沉散乱就是顽空无记,魂不守舍、茫然失神的多,致虚守中、正位居体的少。故有欲观窍守意马,无欲观妙参妙玄,发圣人未发之秘,启千古未明之理。
  清静的真意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达于至善之地。老子愿人人皈依清静,不再受污浊的沾染,所以首先就倡导本来清静之说。众念纷起时,以一止众,以一欲止众欲,止众为一。所以,观自性的功夫也就是中庸致曲的功夫。无欲观妙参妙玄,无事生定守中,致虚守静。所以,观妙的功夫也就是中庸诚明的存养。动时省察,静时存养,有事办事,无事守自在菩萨。《道德经》动静有天机,一动一静,体合大道,用参造化,人人都可参天地,赞化育。
  《金刚经》以如是为宗旨,以无为为究竟,以能忍为功夫。《道德经》以道德为宗旨,以无为无不为作教化,以致虚守中、致柔守静为功夫,以道法自然为究竟。
第02章 相对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假使为了表现美好的形象,就一再去虚伪地巧扮,像这种作为,难道还能算是美好吗?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希望行善让别人知道,才去做善事,那么这种行为,还能算是行善吗?
  没有有的感觉,就没有无的感觉,因为有与无是相对的。
  没有困难的感觉,就没有容易的感觉,所以困难与容易也是相对的。
  没有长的名称,就没有短的名称,所以长与短也是相对的。
  没有高的名称,就没有下的名称,所以高与下也是相对的。
  没有小声的分别,就没有大声的分别,所以小声与大声也是相对的。
  没有前方的分别,就没有后方的分别,因此前方与后方也是相对的。
  所以圣人知道以上这些相对的问题之后,为了要超越褒奖与烦恼的包袱,他就以无为的心去处事。因为以无为的心去处事,他就不会感到困扰。因此,他对人民的教化,就不喜欢以辩论的语气去实行。他会学着像天地培养万物一般,不辞辛劳,而且不自傲,更不视为己有一样的无为。因为圣人以天地之德为榜样,所以就做了许多事情。可是他做了许多事情之后,还是感到自己没有做一样。因为他是不想居功的,所以他往往在大功告成之后,就功成身退,不想去占有这个荣誉。像他这样宽容大度的涵养,连自己所建立的功德,都不去攀缘,因此反而使他的功德更是万古流芳啊!
  本章有三个重点:第一,后天世界的分别,由于有心知、有情识、有作为、有言论,容易形成争执、冲突、分裂,而破坏先天本来的和谐。第二,圣人的道化德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足以弥缝后天。第三,圣人法则天道,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无心而任天运天行,可以大可以久。
  此章是太极相对的道理。其实太极本乎无极,相对原是绝对。因为大道包含万有,蕴育一切。有是它,无也是它,乃至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通通都是它。大道既是如此浑圆,岂可定于一端,妄生分别憎爱善恶美丑,以致背道而驰,颠倒烦恼?所以体道圣人,纯任天性,随顺自然,不生对待,不起名相。爱人如己,与物合一,兴无缘大慈,发同体大悲。虽不自德,而圣德常存。
  美丑善恶都是相对的,都应该顺其自然,圣人做事是率性无为,而不是有目的有动机,不是想获得荣誉,沽名钓誉。圣人以身体力行教化,不是只用语言去说教只说不做,“言教讼,行教从”。就如同大自然一样,不辞劳苦地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又不据为己有,做了很多事情却又跟没做一样,有了作为却不居功自傲。圣人效天法地。天地无心,圣人也无心。天地无为,圣人也无为。天地不自为、不自有、不自恃、不自居,好像无我一般,所以万物可以恒久地依赖。
  后天的世界是相对的两极。阴阳两极是走向破裂、毁灭,还是走向统一、和谐,关键在人心。是性理天道的心还是意识情识的心。依循性道即是成就,依循情识就是败坏。凡人体验世事,为己私欲纷扰自心,而生发美丑善恶爱憎之念。人我分别心、是非利害心一起,争较心强烈,便不是纯粹天心至善了。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便有不善者在。这是尚名利、着名相的过错。所有名相,都起因于心、意、识用事,着物而不能离物,执象而不能离象所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推广来说,则祸福利害相倚伏,盈虚消长相因循,得失治乱相依存,盛衰存亡相交替。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圣人效天法地。天地无心,圣人也无心。天地无为,圣人也无为。天地大在万物并作,而天地不辞其多,这是无分别心。万物并生,而天地不藏为己有,这是无私得心。虽万物凭借天地以生,而天地不恃其能,这是无自用心。虽陶铸万物之功成就,而天地不居其德,这是无自名心。因为天地不自为、不自有、不自恃、不自居,好像无我一般,所以万物依傍不去。
  《尚书》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天下成大事立大功的人,都是纯任自然之道,让万物各安其命,各得其所。虽有事功而谦逊不夸己功,谦逊让贤,为世人奔波劳累而无怨,这是谦卑的功德。德泽广施而不称扬己功,就是有德。不称名,不自以为有功德,才真是大功德。这就是行己谦恭,是修身养性的道理。
  上帝降道道即理,理无内外非方圆。圣愚同此不二性,天命所赋皆一般。聪明睿智有别异,实由气禀所使然。天性真空乃实相,唯有佛家精言诠。孔道入世内外备,圣王功夫处处兼。万法皆备于自己,何劳向外求妙玄。明德具足良智慧,良能以应万事全。
 
第03章 无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要特别去标榜或是珍藏难得的财物,这样别人就不会有贪欲的妄念而沦为盗贼。因此由以上的启示,我们就可以了解,如果不去见那些足以起心动念的声色货利,心思就不会受到外物的迷惑。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先教人断除一切的邪思妄念为首要的步骤。因为能断除邪思妄念,身心才能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再来又教人,消除高傲与自满的骨气,及不择手段的互相竞争之心。能够这样的话,争端就平息了。再其次是增强人的体魄,就能够使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更能坚定自己自强不息的信念,及保持天真和谐的状态,又没有伪诈的心智及争夺的欲念。像这样教化人民的方法,纵然有一些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因此照这样无为又安然的方法来治理天下,天下哪里还有治不好的道理呢!
  这一章讲圣治,修己安民之道在无为。有三个重点:第一,世道人心的乱因,在尚名重欲贵货。第二,圣人治世方法,在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第三,圣治无为的效验,去除机心与争夺,民心保持天真纯朴,阴谋家就没处伸展手脚了。宗旨在为无为,则无不治。
名是计较和竞争的开始,利是偷盗的媒介,欲是暴乱的发端。尚贤,则上好名。上好名于上,则下必争名于下。贵货,则上好利。上好利于上,则下必争利于下。到最后一定入于偷盗。重欲则上好私,上自私权欲物欲于上,则下必自私其欲于下,到最后一定入于暴乱。所以标榜名、利、欲三样,会成为治安的伤害、暴乱的媒介。三者不去,使上下阶层都为权名、地位、货利、声色、欲望而动心。人人强其志、逞其智、张其欲、极其勇、贪其得,则天真淳朴的心泯灭,而作奸犯科的心峰起,婴儿赤子的心消失,而阴险诈伪的心热炽,安分守己的心枯竭,而侵夺造反的心强烈。到这个地步而想要天下安定,一定是愈治而愈乱。这都是太有作为造成的后遗症、副作用。
  老子发现人失去了原始质朴的状态才导致社会大乱。文明给人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极为沉重的压抑感。人们如果形成尚贤、贵货、可欲的风气,这不但是导致社会纷争、偷盗、淫乱之原因,同时也是酿成人类劫杀的罪魁祸首。
  人生最大忧患,再没有比良心亡失更大了。操则存,舍则亡。如果不知战兢自持,戒慎于不睹,恐惧于不闻,那么良心所存就少了。虽然三教儒释道存心的工夫不一样,而求“心在不失”是没有不同的。
第04章 道的功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体虽然像虚空一样的渺茫,然而它所产生的能量,却具有万物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效果。它深厚博大的样子,不就像万物的开端吗?它的本性是虚无弥漫的,决不锋芒显露,它没有争强好胜的斗心。它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它更有解脱纷扰的宽宏大量。在光明的地方,有它的存在。在尘埃的地方,有它的存在。在清静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可见它的妙用是如何广大又变化无穷。凡俗的人,难以观察它的迹象,只是说它好像存在的样子。道体既然如此玄妙,在天地之间又无迹可寻,所以我也不知它的来历。但是,它应该在主宰万物的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本章讲道体与道用。有三个重点:第一,道虚是万物宗主,能量取用不尽。第二,道无所不在,妙用无穷。第三,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如何做道的主人?道体至虚,虚用也就是用虚,用虚而不用实,所以能生天地万物,而又不会溢出。道体至渊,渊则深,至深无极。所以它的作用,能为万物宗主,而又好像没有什么。人间是自高自傲自用自恃的,都不知法天虚己容物。所以老子特示虚用之道,作为圣人心法。而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万物之宗、象帝之先,揭明先天境界。
  光是道心,尘是人心。光是佛性,尘是魔性。光是天理良心,尘是脾气毛病。圣经说:“人有属于灵的生命,有属于欲的生命。”讲的是“光尘同体”,成全人是感化、教化、渡化。这时要和对方的佛性,同时要同对方的魔性,定功不够,反而被人给同化了,渡走了。和是大平等,没有你高我低的分别。同是在一起,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和光同尘最难不在于谁的力量胜或德行胜,最难在认理清不清明。我们是跟魔为敌,不是跟人为敌。成全一个人,能化掉他的魔性劣根性,而不否定他的一切,这一层最难。
  挫其锐的其,是包含人己物我来说的,讲的是修心炼性的功夫。既然是修炼,一定是从自己开始。炼去自己的锐,才能化解别人的锐。解消自己的纷,才能开脱别人的纷。锐与纷都是气质之性,不是本然天性。归零回返道中,只有冲虚、冲和、太和的理气,哪来的锐与纷?心难住,修心最难降伏的是心猿意马。气禀难化,修炼最难的是化禀性。也就是改毛病、去脾气。脾气是锐,毛病是纷。锐是锋芒锐利,善于分别、独断、宰制。纷是复杂多欲,定静工夫不够,视听言动最能引发情识欲望的纷乱。道是上帝的理体化,上帝是道的主宰化,道与上帝是没有分别的。
第05章 天地与圣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驼月:大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真的不仁慈吗?为什么将万物当成祭祀的草狗一样,用过之后就不要了。圣人真的不仁慈吗?为什么将天下百姓,当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样,用过之后就不要了。其实天地化育万物是遍及一切的,圣人博爱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他们的心境,绝不存有褊狭之心与分别之念。因此万物的退化,完全是随着他们的因果而造化,这怎能怪罪天地的不仁慈或怪圣人的不仁慈呢?其实这完全是人们自己所作所为、自己招来的因果祸福啊!所以说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一样。如果没有人去摇动它,它就虚静无为,但是它生风的本性仍然是不变的。如果有人去拉动它,那么风就自然吹出来。因此,天地与圣人的心境是无为的。而现在有些人,他的思想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能墨守中庸之道。常常以为自己很聪明,妄作主张、固执己见、互不相让。像这种作为,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所以像以上这些多余的作为,不如守住中庸之道。
  此章讲天地与圣人的相同境界。有三个重点:第一,天地以生杀之机造化万物。圣人以生杀之机教化万民。第二,天地是大风箱,怎样拉动就吹怎样的风。第三,圣人知止守中,不轻易作为。
  道是理,理是规则。在宇宙间有理的存在,一切万物才能生存。要是宇宙失去理的存在,星辰运转则混乱。天地失去理的存在,四季日月则颠倒。人如果失去理的存在,则胡作非为如衣冠禽兽,何配为人。道是自然。何谓自然,自然是真,不虚伪不造作。在大自然中从不掩饰它的真相,是清是浊是美是丑都是他的原样。故鸟语花香、日丽风和固然是真;朔风凛冽、飞沙走石同样是真;沧海桑田是变幻莫测的真;小草嫩蕊、茁壮的禽兽是生动活泼的真;枯枝败叶、腐朽尸骸是沉寂死亡的真。故大自然都是一贯的真。
  真是至单至纯至朴至实,真实并不稀罕可贵。但是人就不同了。人少了真性、失去本来的良知良能、少了真心,就变成虚情假意。少了真诚,就没有真知灼见。
  在自然中并没有所谓的分别。虽有生死、新旧、好坏、美丑、荣枯的现象,但这是自然规律的循环。所以旧的、坏的、丑的、枯萎的,并不是可恶、可厌的,因为这些在大自然中只是更新的过程。所以自然本来就是生生不息,万古常新。新与旧、生与亡只是在于人的心中,在自然里,根本无所谓的生与亡。
  然而在生生不息之中,却包含肃杀之机。如果天地无肃杀之机,万物将无法复其本始以遂其生生不息之大用。所以从杀机来看好像不仁,其实正是大仁之处。好比春夏之间,万物勃然而生,若无秋冬以收敛成全之,生机将耗竭穷尽,最后枯死败亡。其生生之道既绝,就如同空开花而不结果,有其始而无其终,这未尝不是造化的缺憾。黄帝阴符经言“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生杀的理,无一毫私心偏爱,纯任物性自然。
  天地造化无私,圣人应物无心。佛家讲“诸法无我”,道家讲“清静无为”,不以形色熏其心,不以物欲累其志。悠悠乎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第06章 无形的真神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地有无形的真神,人体有无形的元神。这都是虚无妙有的,看也看不到的。现在我们就简称它为万物之母吧。万物之母,虽然毫无门路可寻,但是,天地万物无不是从此而出,从此而入。因此它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呀。所以妙有之门是至虚至无的,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像这种变化的玄妙,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此章讲无形的真神。有两个重点:第一,谷神不死,生命没有死亡,同造物主永在。第二,玄牝之门,造化功用无尽,亘古永续不息。
  本章以谷神、玄牝来形容道体。道本虚无而妙有,因此能化育一切。天地由它而生,万物因它而有。其实这道体若以神明宰制言名为上帝、无极老母、无极理天。由理天所赋予吾人的,即是吾人的元神本性。此元神本性与上帝同,与道体同。它原是不死不坏,亘古长存的。
  朱熹解释“明德本性”为“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而人之为人,正是上帝造化万有具体的全然的显现。人从天上来,自己做主宰。道从无始来,清静的人明白。五教圣人慈训说:有忠恕门、有慈悲门、有感应门、有博爱门、有仁爱门,万门总为化人。人应该是存心人、是修心人、是明心人、是洗心人、是坚心人,众人总当归根。天下的事物,有形质的一定都有生死成败伤损增减,只有天下至虚至灵的,才无生死、无成败、不伤损、不增减。生死是从形质来说的,从人来看才有的现象。如果从天道、从大自然来说,只是变易循环。
  《庄子·知北游》有一段描述道体的话:有是在天地以前就生出来的物吗?主宰物的,它本身并不是物。物的出生并不能先于物,因为这个物出生以前还有其他的物存在。物出生以前还有物的存在,这样推衍就没有穷止了。因此非找出一个“非物”出来不可。这个非物就是道,它是蕴育天地万物的根源。
第07章 无私的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从无法计算的年代之前,天仍然是这个天,地仍然是这个地,可见它的生命是长久的。那么天地为什么能够如此的长久呢?就是因为它不自己生长自己,而生长万物,不为自己而为别人,所以它能够长生。因此,圣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也学着天地一样,将自己的事放在后面,将别人的事情放在前面。可是他的灵性,却永远在别人之上。因此他虽然将自己置之度外,但是他的真我反而永远长久存在啊!这就是圣人,他没有私心,反而能成就他的伟大。而且等到他的身体死了之后,他的灵性永远超脱三界,不再受到六道轮回之苦,还受到后人的敬仰。这就是他没有私心,反而得到了好处。
  此章讲天地与圣人共长久的道理在无私。有两个重点:第一,天地不为自己,所以能长生。第二,圣人能行天道,后身外身无私,所以能不朽。没有自己,能成就自己。有了自己,毁灭自己。
  天地与圣人共长久的道理在无私,天地不为自己,所以能长生。圣人能行天道,后身外身无私,所以能不朽。没有自己能成就自己,有了自己毁灭自己。一有执著,什么都没有。天地的生与圣人的生,都循顺道的法则,所以能成就自己又活得长久。天地用的方法是不自生,圣人用的方法是“后身、外身”,这两种方法有个共通的特色“没有自己”,也就是“无私”,反而能成就自己。
  没有人喜欢争,争必两败。可是只要坚持立场,争已经发酵。只要有自我意识,对立已不可避免。只要有是非利害,冲突随时爆发。人类总是往人性最不喜欢的路推进,为什么?心不由己。为什么心不由己?人有道而不知有。
  道德重整由己先,诚实纯洁现本颜。公正无私慈悲念,仁爱为怀济大千。己身作则诚感化,导恶向善颓世援。昌明绝学振儒风,以正人心德业绵。复礼终朝安贫乐,天下归仁皆大欢。明白真正的道理,保护清静法身,不是生灭的色身,叫明哲保身。身存的要义如是。
因为圣人无自我私心,因而成就了他圆满的道德。
     世人大都各图一己之私,营一己之利。日日时时为贪生想,朝朝暮暮为此身忧。结果精气神三宝耗尽,灵识堕入轮回。生死如同昼夜,转换无穷,名利恩爱闭眼成空。是虽自私,何能成其私?所以我们当明无私无我之理,以天地为一体,以万物为一家,博施济众,才可成就利己利人,成己成物的不朽圣业。
  《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相是四相之本,我相既破,其余三相成空。老子在本章讲的无私,就是佛陀所说的无我。孔子在《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必为己至公无私,才是大同理想。
  佛陀以度尽众生为愿,孔子以大同世界为愿,老子以清静天下为愿。这种无私无我的博爱情操终能成就人天导师,大成至圣,太上道祖。千秋俎(音祖)豆,万古馨香,道成天上而名留人间。回顾凡夫俗子,争名夺利,我相扣得特紧,私心锁得特严,结果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世人都想抢先处人之先,圣人只想处人之后。世人都想成就我私,圣人只想外其身而无私。众生病在有我私我见,有私则利己,利己则有限。不能悟此身非我有,就不能外身而身存。是以无私则能成其大私,无我则能成其大我。无我身,则我身与天地之身合一。
 
 
第08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世人都想学善。最上等的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水了。为什么呢?不信的话,我们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之:
  一、水的善德在那里呢?就是它利益万物、滋润万物,也不去争名、争利、争功、争大。
  二、它处在众人所厌恶又卑下的地方,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
  三、它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真静自守。
  四、它的善德渊深得很,几乎难以测量。为什么呢?因为它能够沉静,又能和合万物之用。
  五、水施予万物,皆出自于仁爱之心,这就是它的仁慈。
  六、水本无言,可是无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适时而来去。这就是水的信言。
  七、水以滋润万物,就好比处理政治一样。遇热就升华成雨露,多余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现象,不就是水善于处理政治的表现吗?
  八、水在行事方面又能尽其所长。如行舟渡筏、滋润万物、煮饭、烧菜、洗衣无不是水的善能。
  九、水在举动方面是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圆的地方它就变圆,流到方的地方它就变方,氤氲(音因晕)的时候它就会下雨,晴天的时候它就升华。人如果能够像水一样,不违背天时行事,不妄做、不妄为、不妄言,这才是学习水的善德。
  尤其水不与它物相争,所以它物也不会与水相争,这就是水与万物和谐的表现。所以如果人能够学水的涵养与和气,自然也不会有错误之纷争了。
  此章讲利物不争的道理,以水作比喻。有三个重点:第一,利他而不争是最高善。第二,有道之士,要处众人之所恶。第三,水有七德,和而不争。
  水之德,川流不息,润泽弥远而不辞。水之义,谦卑柔和,必修其理而不悖。水之道,浩浩沛沛,衍无屈尽而不滞。水之勇,滚滚以赴,百仞之溪而不惧。水之法,至量必平,止居善地而不差。水之正,盈不求概,渊静自然而不偏。水之察,绰约微达,随方就圆而不私。水之志,发源必东,奔流沧海而不止。
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此便居善地。
人能虚心养志,含光内照,此便心善渊。
人能爱物不遗,教人不倦,此便与善仁。
人能言语真诚,心口如一,此便言善信。
人能因物付物,尽己尽人,此便政善治。
人能曲直方圆,随宜适用,此便事善能。
人能可行则行,可止则止,此便动善时。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上等的善。水的德性,利益万物而不争名利。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贞静自守。顺世适性以为安,利人济物以为怀,故能无争而自得。善德渊深沉静,能和合万物。清虚湛澈以为守,潜龙勿用以深藏,故能神鉴而自明。施予万物,都出于仁爱的心。与人为善以为修,仁慈普世以为用,故能天下偕同。如朔望的潮水,能适时而来去。法天无言以为教,四时有常以为则,故能万方归心。言语诚信真实,滋润万物,就好比处理政治一样。能无为而自治,化育万物而自然,故能安和百姓而无名。在行事方面,又能尽其所长。因才气使以尽能,因德为用以尽性,故能无事而事自举。在举动方面,很合乎自然的天时。时然而善发以为机,与时偕新以为行,故能圣人智慧光耀万世而不惑。
  圣人智慧如水,利物、利人、利世、利天下而不争。孔子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尧帝和天的伟大是人所不能用语言描述的。老子也是倡导法天地、法自然为宗旨。又以谷神、玄牝门作比喻,使人能了然虚无大道的体用。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先利人者能得人,先利物者能得物,先利天下者能得天下。这个顺序就是佛家的“舍得”。施而不取,利而不害,长而不宰,施德而不望报,功成而不自居,不是无私吗?如此无私自然无争,无争自然无忧。谁能无争于天下,则天下也没有能与他抗衡的了。就如孟子说:“仁者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人生大患在为与争。争名、争利、争权、争位;以及争得失、争成败、争是非、争强弱;还有毁誉之争、意气之争、恩怨之争、财货之争;甚至门户之争、信仰之争、政见之争、主义之争。人与人争,国与国争,大乱天下而为祸无穷的,就在争心难去。若能去争心,而以利物济人为怀,那么天下可以一家,和谐世界可期。
  仁者乐山守性天,智者乐水变有常。水的上善有二: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是广慈博爱无我无争的胸襟,处众人之所恶是谦卑柔和低心下气的涵养。将水的特性,应用到为人处世上。居、心、与、言、政、事、动,都能效法水德,自然不争无忧。人能效法水德利万物而不争,则人间能止纷止乱、息争息战。所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二句,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准则。
  水能持平守中,恒安无患;就下相合,包容无私;利益万类,不求酬报;热升冷降,真诚实在;周洽圆满,各得其所;千变万化,随方就圆;时动而动,自然无为;含污纳垢,不变本质;振撼动摇,终究复原。这些是水的本性使然。人如果能细体水性,察其善德,返照自我,博爱无私,则一跃超出凡地而入圣贤之门。
  孔子见到滔滔不绝的水,必伫(音住)立观之,孔子这样描述君子上善若水的大美人格:
  河水滔滔东流,所到之处,使得万物生灵都得到滋养繁衍,毫无私心,这就像仁者的爱。
  它无论河床平坦或者弯曲都顺其道流去,这就像仁者坚持不渝的正义。
  它深广莫测,无有竭尽,这就像仁者的智慧。
  它流经万仞高山峡谷,毫无畏惧之心,这就像仁者的勇敢。
  它无孔不入,这就像仁者的深明洞察。
  它遇到浑浊不洁从不回避,而是用自身的力量将其净化,这就像仁者用自己的美德将小人感化。
  它流到一定的地方就止如寒潭,平静无波澜,就像仁者的正直之心。
  把它盛入碗中,它就水平如镜,这就像仁者廉洁公道执行法规制度。
它千回百转,却总是朝着东方流去,这就像仁者的远大志向。
第09章 为人的道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为人的道理,应该知道进退的分寸。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自夸自大。因为自信、自满的人,往往就像水溢流出来一样,得不偿失的。倒不如放下自满、自大的心,使得自己安逸恬适。自恃聪明才智,而且还锋芒显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嫉妒,因而这种人就不可能受到别人的拥戴与爱护。金与玉虽是珍贵之物,但仍是身外之物。因此纵然富有之人,金玉堆积满堂,一旦临命终时,还是守不住的。所以修道之人,倘若能直取身中之金玉,养性命之真常,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也。还有富贵之人,如不生骄傲之心,他人必定会以谦恭之心礼敬于你。倘若贪恋富贵,又骄傲自得,这将使人嫉妒批评,又是自取祸殃的开始。只有功成身退的人,才是最合乎自然的天道了。
  本章讲做人的道理,有三个重点:第一,人生贵淡泊、知进退、适可而止。第二,个性自满、才华锋锐、金玉厚积、权势功名,是福也是祸。第三,天道恶满盈而好谦虚,人道守谦才吉。
  老子的教化,以天道为宗,以无为为本,以不争为法,以自然为究竟,作为人道的依循。天人鬼神都恶盈而好谦,忌知进而不知退。所以圣人以虚己为体,以退藏为用。盈而不止,必有倾覆之患。锋锐不止,必有伤折之害。进而不止,必有挫辱之忧。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数穷必变,天道生杀消长,应感必然。功成名遂而身退,都是不盈不极的道理。所以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福而不知祸,知利而不知害,灾殃必及其身,哪里只是不可长保而已呢!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
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
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
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得宠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后路与己。
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厚道与己。
富贵不必享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福泽与己。
凡事不可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余德与己。
  为人处世,常留三分余地与人设想。尚存几分善,自品尝思量,方见其中滋味,淡泊久长。修道如建塔,越高要越小,高而不危。越大要越低,满而不溢。
  人多能明人道而不明天道,能顺人道行,未必能顺天道行。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当进而进,时至即行。当退而退,时去即藏。想得开,看得空。拿得起,放得下。佛门有“放下一切,一切放下”的指点。这些话都是人道提醒,没有圣德圣功的行持,很难契应进退存亡的天道之机。《黄帝阴符经》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为首教。老子全书无处不从天道入手,本天道以立人道,率人道以奉天道。《道德经》是一本人类未来的书。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内圣外王工夫,都是圣贤路、菩萨道、真人行。
  易谦卦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尊贵的人有谦退之美德而益增光明盛大,所以谦退是君子终身所持以应事的法则。人若能不盈、不锐、知足、不骄,谦逊退让,寡欲清心,将远祸无患,吉祥如意。
 
 
第10章 修道难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修道说容易也容易,说困难也困难。因为心一外驰,魂就与魄相离,那么你们能够保持神不外游,意不散乱吗?你能够专守先天的元气,如婴儿赤子一样,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吗?你能洗除贪执之心,自净其意,使心灵清净澄澈而毫无瑕疪吗?你能在爱国家、爱民族,或治理国政的时候,保持一种天真博爱自然无为之心吗?人心为一身之主,那么你的一身之主,在喜、怒、哀、乐出入动静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守住安乐柔弱呢?你们能够在事物完全明白之后,还能保持不以聪明为骄傲,而守住无见、无闻、无为、无欲的境界吗?
  以上这些道理,其实都是要你们学习天地之德。因为天地虽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但是它仍然不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它生育万物,养育万物,做了天下的事,仍然还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长养万物还不认为自己是主人翁。像天地这种作为,便可称为最深、最厚、最高、最远、更难以立名的德行了。
  本章有三个重点:第一,抱一六步工夫,也是成道六要: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第二,无离、婴儿、无疵、无为、守雌、无知的六层境界,也是修道六难。第三,不有、不恃、不宰的天德圆满。
  修道不能守中抱一不离,就会心分意散神驰。不能专气致柔如婴儿,就会暴气意气用事。不能化性无思无疵,就会玄览多思多忧。不能爱民治国以无为,就会虐民乱国而胡作非为。不能动静有常而守雌,就会七情六欲出入无时。不能大智若愚而无知,就会露才扬己而逞能。有占有心,必会虐人杀人。有恃能心,必会屈人愚人。有宰制心,必会迫人伤人。损道失德再没有比“占有恃能宰制”更严重的了。  
 
第11章 无的用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音山直:揉合黏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音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要三十支径木,插入中间的轴心,这个车轮才有作用。制造盛物的器具,要留个中空的地方,这些器具才能盛物。建造房屋,开凿门窗,要留个空间,才能住人。所以说,有形的东西是给人方便使用的,无形的空间才是活动的地方。天与地之间是中空的,因为中空才能让万物来去无阻,通行无碍。如天与地之间没有这个中空的地方,万物就没有活动与生化的余地了。
  本章有两个重点:第一,有是现象,无是本体。人只知用有之用,圣人知用无之用。第二,有之利,借无之用而显。
  故天地之道,妙在虚中。圣人法道,虚其心而以无为用,故能无为而无不为。有形的东西是给人方便使用的,无形的空间才是活动的地方。有提供无应用的便利,无使有发挥它的作用。世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人人皆知车毂有用,而不知用在毂中一窍。人人皆知器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虚。人人皆知室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室中之空。譬如天地有形,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虚无大道。也就像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虚灵无相之心。由此可知有虽有用,而实用在无。然无不能自用,须赖有以济之。所以叫做“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利,借无之用而显。无之用,借有之利而形。虽有无双举,而重在无,即重在无之用也。
  惠子对庄子说:“你说的话没有用处。”庄子说:“知道无用才可以和他谈有用的道理。譬如那地并不是不广大,人所用的,只是容足的地方罢了。假使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掘深到黄泉,人所站在那一小块地方还有用处吗?”惠子说:“没有用。”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可以明白了。”
 
第12章 追求外在的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追求外在的形色,将离去本性的灵明。譬如,声色货利本是身外之物,但是受到眼睛物欲的影响,就会流逸奔驰。因此五色使人的本性趋于迷茫,就是这个原因。贪求外在的声色,也会使人本性蒙蔽,一旦蒙蔽了本性,正法的声音就难以听入心灵之中,像这种人不是好像耳聋的人吗?人一旦贪求食物的滋味,本性便被味觉所惑,所以五味常使人的本性流逸奔放,而不知本性之中,淡中有味。如孔子曰“饭疏食饮水,而乐在其中”,此就是真味也。如果人无所事事,每天骑着马追逐鸟兽,打猎竞技,像这种人将会使自己疯狂于斗争之心,导致身心不宁,而迷失天赋之本性。拥有珍贵宝物的人,常使自己行动受到妨碍,而且过分追求虚荣的人,往往会不顾节操,而身败名裂。因此圣人知道物欲之害,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就不去强求物质的享受。一心一意,常养性中之腹饱,不受外物而乱心,就是这个原因呀。
  本章两个重点:第一,被物转被境转,目耳口心逐物必掉入盲聋爽狂。第二,圣人为腹不为目,格外物以养性真。这就是不动心的教化。
  现在社会的乱象,原因起于人心的空虚。人心灵空虚,就会去追求外在,来满足内在的空虚。人生有许多的两难,难在进或者是退,那就是蜡烛两头烧。人总是向外求,有没有想过遇到困难的时候,先反观自照求自己。遇到问题会问别人,可是却不会问问良心真主人。真主人就是师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所以圣人务于内德的涵养,不图物欲的追求,终能绝弃外欲的伤害,保存固有的天真。
  《黄帝阴符经》曰:“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心念的生灭,与尘境、物息息相关。境生则心生,境亡则心亡。而其中的枢机即在两目。故回光返照,逆视黄庭,以杜绝外诱,实是修真首要。《史记·乐书》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情之欲也。物至知之,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己,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欲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智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弱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乐书此段言物欲之害,所以圣人教导寡欲以远害。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人逐物则失其本,徇(音训,依从)欲则丧其真。所以说“物不可穷,欲不可极,心不可放,情不可纵。”
第13章 宠爱与羞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
 
  世人皆注重于宠爱与羞辱的差别,所以一旦遇有外来的宠爱或是羞辱,就感到惊慌而不知所措。而圣人就不同了,他对于别人的宠爱,就好像我们有这个身体一样的祸患,因为人身是四大:水、火、风、土之假合。为什么不想受人宠爱呢?因为宠爱就好像功名富贵,有一天恐怕又要失去。而羞辱就好像被辞职的人,将要受人嘲笑。又为什么有身体是祸患呢?因为人生在世,有了此身,便有生、老、病、死之苦。所以圣人便将这个身体当做祸患,因此他将别人的宠爱与羞辱,就看成我们有这个身体一样的祸患。所以有道的人,他虽然得到尊荣的地位,但是他不视为自己的荣耀,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尊贵就是天下人的尊贵,自己的荣耀,就是天下人的荣耀。像这种有道之人,我们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因此如果有人贵重自己的身体,但并不是为了贪享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拯救天下众生的大任务,像这种人我们也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此章讲人生大患在有身与宠辱。有两个重点:第一,辱从宠来,得宠可惊。患从身来,有身有大患。第二,圣人无我无身,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也就是说,不是圣人不能够治理天下,不但治不好,还会更乱。
  此章以无我立教,无我最难。无论贵贱贫富、智愚贤不肖,没有不是被有我障碍、被我见障碍,所以很难见性。一有我执,难以成道。六祖说:“外见一切善恶诸相而心念不起,内见自性如如不动。”才是动心忍性抱道真功夫。如此修真行正才能道化天下。
  荣宠和羞辱都使人惊慌。世人贪求虚名,缺乏内德之涵养,因此外来的荣宠或羞辱,都免不了惊慌。人生的种种忧患,莫如此身之患为最大。世人以为得宠是高高在上,受辱是低贱卑下。当得宠之时,又怕失去,免不了惊慌不定。失宠之时,怕被耻笑,也免不了惊慌不定。我所以有大忧患,是因为我有此身的缘故。假如我能将此身置之度外,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人若能将重视己身的心去重视天下,则可以把天下托付他。人若能将爱护己身的心去爱护天下,则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黄帝阴符经》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福生于祸,祸生于福,宠生于辱,辱生于宠。物极必反是宇宙的定理。凡夫以荣宠为高上,从有道者看来,虽上犹下。凡夫以羞辱为卑下,从有道者看来,虽下犹上。身中的道是最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