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谁也无法阻挡。当我们扑入新时代怀抱的时候,不免有老弱病残的人拉着相关领导的衣袖满含热泪深情地说:“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些曾经因公负伤而落下残疾的人,尽快妥善解决给我们应解决的实际问题! ”
不错,当我国一九八二年在全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而解散了人民公社集体制以后,在广大农村遗留的问题中,像曾因公负伤而落下残疾的人就是较突出的问题。九十年代是中国东西南北中全面拓展,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的年代。党中央一门心思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小康。为了安定团结,各级党和政府,时刻都在关心群众的疾苦,对贫苦穷困的人在生活上给予救济补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然而,有些曾在人民公社合作化吃大锅饭的年代因公负伤而落下残疾的人,在社会变更交替之际,精神上一时间有了失落感:红旗招展,喇叭高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在田间共同劳动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而是土地家庭承包了,各干各的;过去因公致残,生产队给照顾些工分多分点粮食。可如今,集体经济体制发生了大转变,缺少了公益金积累,拿啥来照顾呢?
因此,这种因公致残的人精神上有了失落感。眼看着其他人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或办企业,或外出打工挣钱,而自己的现状,除了贫穷、寒酸,还是贫穷、寒酸。所以,心里有就有了落差感。
为了平衡心理,就去申诉,诉求政府解决自己因公致残的善后问题。
市委和市政府遵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就此事做了专门会议研究,把解决此类问题上升到主要的工作议事日程上来,把解决好此类问题当作是为人民服务,维护群众切实利益的高度标准来衡量的标杆。
由于板栗村租地案成功地解决,不但直接给受害者带来了经济利益,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就是进一步密切了干部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从而提高了党和政府的高大形象,增强了公信力,而这些正能量的发挥,与一个人的辛勤工作离不开。这个人就是杨天亮!
为了保障全市在改革开放的长河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尽快切实解决一些群众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像因公致残的人的善后遗留问题。
全市农村方面的此类问题,交给了杨天亮负责。
杨天亮接受了这么一个任务以后,对此事进行了认真思考。
他想,既然党组织信任我,让我来负责,那么,我就要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殷切希望,认真而妥善地创造一个全新的局面。首先,他听取了信访部门的汇报,对以前工作的流程,以及突出表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而科学地分析。他认为从过去市上处理此类问题流程上讲,表面文章太多,工作人员要求反映问题的人出示介绍信,此类做法不科学,如果他们反映当事人本地方问题的话,或者直指反映某某领导人,要求当事人出示介绍信就是不实际、不科学。再就是,对群众的反映材料一收一转,至于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其效果不佳,往往事情就变得像踢皮球,让被害人叫苦连天。
杨天亮认为此种工作方法必须立即改革,即只要当事人有户口本或身份证之类的证件即可证明其身份,而不必要求出示介绍信;开通市长电话热线,并实行市长值班接访日;对久访而未决或重大的问题必须组成专案组立即调查,不能怠慢,并向社会公开,增强透明度。
杨天亮将工作制度经过慎重研究,重新进行疏理,制订出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工作制度,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培训,从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上进行了一次大洗礼、大改进。
初夏的一个星期一上午,是市长值班日。杨天亮今天因要值班,心情显得十分激动。他上班来得很早,本是八点上班,可他七点就来到了接待室。到办公室后,他闲不下来,把招待客人的饮水保温桶里的陈水倒掉,换上新水,然后插上电,朝开烧。接着又把十几个椅子摆放整齐,擦得干干净净。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接待室位于市政府大院一进门的东南角。早晨的太阳从院子挺拔高大的几个松树枝叶的空间透射过来,给地上留下各式各样的花影。有几只喜鹊在树上“喳喳喳”地欢叫。此情此景,给杨天亮本是兴奋的心情又增添了几多喜庆吉祥。“喳喳喳”地欢叫的喜鹊,吸引得杨天亮激动难抑,便放下报纸,走出门外。
他随着“喳喳喳”欢叫的喜鹊的声音仰望树梢,又向树前走了几步,也许是惊动了喜鹊,喜鹊“扑噜噜”地飞了起来,飞到别的树上。他又低头俯视地上斑驳的树影,不禁自我感叹道:但愿全市的父老乡亲们都能拥有这么一个美丽、祥和的生活环境。
正当杨天亮思绪万千时,忽然被一群人的说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抬头望去,是一群来上访反映问题的男女边走边议论。
他迎了上去,给来访者做了个手势,然后将这群人引进了接待室。
杨天亮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说:“不管有多大的冤和仇,从乡下来趟省城不容易,一路劳顿,先歇下来缓一缓气。”言毕,又给每个人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青茶上来,“啥话先甭说,先润润嗓子,一会来了精神再放开说!”
此时,有个大约六十出头的老汉,穿得很破旧,长着圈脸胡,没有左手,或者说,左手就是一个肉疙瘩。当他在接杨天亮递过来的水杯时,是用右手来接,而水杯有点发烫,就用左手帮忙,不料一次性的水杯太软,致使水杯损坏,茶水洒在了这个老汉的衣服上,杨天亮二话没说,立即从自己身上掏出早晨刚装在衣兜里的新手帕为这位老汉擦身上的茶水,接着重新给这位老汉倒了一杯茶水,放在办公桌上,然后把这个残疾人搀扶让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请他喝茶。
此刻,这位老人激动地从眼睛里流出了热泪。
他坐了一会工夫,感觉坐到领导的位置上很不自在,就起身让出了那把椅子。
杨天亮问:“你咋不坐了?”
老汉答:“等市上的头头一会上班来坐。”
杨天亮说:“他就是来了,也不会让你起来的。”
老汉问:“接待俺的杨副市长啥时来呢?”
杨天亮说:“你先坐到这。”一边说,一边把老汉硬是拉到椅子上坐下。
老汉见眼前的这个人如此亲近人,就尊敬不如从命吧,便坐了下来。
杨天亮此时给这个老汉递过一支香烟,并用打火机点燃。
老汉一边喝茶,一边抽着香烟,在来市上之前的陌生感、忧愁感,此刻已荡然无几了。
杨天亮说:“咱俩边谝着,说一下你的冤枉。”
老汉说着话就打开了心灵之窗,痛说自己因公负伤的经历。
“我是咱岭川县红旗乡跃进村的人。我名字叫贺满庆,今年平六十岁。家里现在三口人,我和老伴,与一个老实儿子。在一九七七年秋季,俺是生产队饲养员。在一个下午,给牲口铡青草时,我伤了左手,当时我是给铡子底下递草,而从上面压铡刀的人是个老实小伙子,做事缺少心眼,但有的是劲,做活肯卖力气,当我把草料放在铡刀底下手还没来得及抽出来时,不料他慌忙就把铡刀压了下来。妈呀,不得了,我的左手活生生地被切断了!当时把我疼得就昏死过去了。当我第二天下午稍微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了医院。在医院,我一住就是几个月呀!伤最终治好了,但我落下了终身残疾!”
杨天亮问:“你回去怎么生活呢?”
贺满庆说:“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医院的这几个月里,都是俺婆娘服侍的我,回家后仍是婆娘屋内屋外操持着,夏秋两季粮食也得婆娘和老实儿子去下地干活,我啥也帮不上,简直成了个废人。”
“生产队如何给你处理的?”
“生产队还算好,对俺不错,每年给我送三千六百个工分。每年的救济款也给着。”说到这,他停了下来,沉默了起来。
此时,杨天亮从贺满庆的表情上判断他一定有苦要诉。
不错,忽然他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可是,自从土地家庭承包后,生产队解散了,给我的福利分文也没有了。送工分的事也就自然不存在了。唉,真叫俺冤死呀!”
杨天亮问:“那你现在生活咋样?”
贺满庆说:“婆娘患高血压病已三年多了,生活上是不能完全自理,加上我,成了一对残疾人!儿子又因出生在俺这个倒霉的家中,别人给他提亲论婚,女方都嫌咱家贫困而不愿意。嗨嗨,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此时,杨天亮给贺满庆的杯子续了点热茶,递到他手上。
贺满庆说:“改革开放后,家家都外出打工挣钱,或去做个生意,可俺家穷的“叮当”响!我和老婆子看病已拉了不少账。我想不通,当年为集体铡草受伤,集体不能不管俺呀!”
“你以前向哪里都反映过?”
“向乡政府、县政府都反映过。”
“咋给处理的?”
“都说是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你们村集体有没有企业?”
“哎,说企业呀,到还真有两家,不过被人承包了。”
“啥企业?”
“一个是砖厂,一个是皮鞋厂。”
“你来的诉求是什么?”
“啥是诉求?”
杨天亮笑着耐心说:“就是你有啥具体要求。”
贺满庆拍了拍头,恍然大悟地说道:“噢噢,我明白了。”
杨天亮微笑着,温情地等待对方回答。
贺满庆说:“我也没有啥过分要求,只要能保障家中日常生活过得去就行了。”
“你还有啥特长?”
“我会打算盘,会吹口琴,还擅长画画,唱秦腔戏也不弱给他谁!”
“哎呀,那你还是个人才、人才呀!”杨天亮此时对贺满庆十分感兴趣,就给对方又点燃了一支香烟递了过去。
“只可惜呀,花败成草。”
“不不不,莫要悲叹泄气!常言道悲莫过于心死。只要有梦想,生活才能有希望,事业才能有力量。那个年代,在人民公社集体事业中,你为生产队饲养室铡草过程中不慎伤残了左手,导致终身残疾,你的行为是典型的工伤。你为集体出力流汗流血,做出了奉献,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乡亲父老也不会忘记你。至于你在社会变更交替时暂时受了点冷落,我今天代表党和政府对你说你辛苦了!请你莫埋怨,党和政府从今往后不会让你再流泪,会解决你的实际困难的!”
杨天亮的一席话像三伏天的一场甘霖,滋润着贺满庆干涸的心田,贺满庆热泪盈眶地不停地点头,对杨天亮说得一席话表示完全认可和赞成。
忽然,贺满庆说:“哎,这个师傅,你知道杨天亮副市长今个儿几点来这儿接待上访?”
杨天亮“哈哈”一笑说:“早已来了呀!”
“在哪?”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是?”贺满庆此刻从对方的表情中已推测出了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杨天亮副市长,他上前拉住杨天亮的手,万分激动。
杨天亮赶忙扶搀贺满庆坐下。
可是,贺满庆此刻激动地咋能坐在这把椅子上?他让杨天亮坐。
杨天亮让贺满庆坐。
贺满庆说:“哎呀呀,一进办公室,你对我们一伙人热情接待,我就预感今个儿可能遇到一个好干部。但我怎么也没有料到与我拉家常说心底子话的人原来就是杨副市长呀!哎呀,这真是三生有幸啊!”
此刻,接待室的其他人都被眼前这动人的情景所感染、激动,大家都从心底里为贺满庆高兴,同时从心底里对杨天亮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杨天亮说:“贺满庆大哥,请你放心,你的问题,我保证在今年后半年内亲自给你解决妥当,不叫你再为这事四处奔走了!”
贺满庆激动地站起身说:“那俺就托你的福了!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先给你鞠三个躬!”说着就向杨天亮当场鞠躬。
杨天亮感动地说:“百姓是我们干部的衣食父母。我们应常怀敬畏之情,干群本像鱼水关系不能脱离,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与民同甘共苦,生命同为一体,群众的美好生活就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你的鞠躬礼像是威武的将军发出的作战号令,我必须无条件去完成,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你的鞠躬礼又像鞭策,激发干部门急起直追,把党的事业干得更加出色!”
贺满庆激动地双眼噙着热泪,心中有万千感恩的话儿哽咽在喉,欲吐不能,他示意要走,回去盼等佳音。
杨天亮将贺满庆送出接待室,眼望着满怀期望而离去的贺满庆的背影,挥手告别,直至望不见时,他才扭身折返回到接待室。
此时,一位约三十岁的男子,他的状况令人万分惊讶!他没有了双手,左胳膊末端因受伤而成了个肉疙瘩,右手因伤残只剩下半个手掌,指头也只剩下拇指,而且,还是半截子。
他是谁?他有何不幸的故事?
杨天亮让这个人也坐在方才贺满庆坐过的地方。他给这个人端来一杯茶水放到办公桌上,说了一声:“请用茶!”
“谢谢!”客人说。
“你有什么苦处就大胆地讲出来,看我能给你解决点什么?”杨天亮说。
那人喝了几口茶水,感觉眼前的这个领导十分亲近,就像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将自己的一腔苦水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我叫潘梦富,今年三十岁,是潘陶县红旗乡潘祖村人。一九八四年冬季,村上派我去县上组织的龙峪水库工地出工,我担任炮排排长。炮排的任务就是给石头上打个眼,给眼里放上雷管,然后用电线一接,最后点火放炮。日常管理工作很细致,检查警戒区域划分与实施情况,还有爆破指挥等。在那个时候,我们炮排的任务是每天十二点放一次炮,到下午六点再放一次炮。炮工负责选择炮位。然后给炮孔按照规定填放炸药。我和每个炮工都一样,身上带着一把刀子,一个哨子。刀子用来割断导火索长出来的眼子,哨子用来与总指挥间呼应联络。工作虽然很累,可年轻人觉得很有兴趣,因为修水库是为咱全县农业大丰收在做灌溉准备工作。修水库是年轻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具体贡献的体现。因此,劲头十足!更使我终生难忘的是一九八一年春季一天的上午,为了给两座山峰大爆破实现合拢造堤,扫清障碍,炮工排的任务是必须在这一天将两个房子那么大的石头爆破炸开。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和大家一块精神抖擞地头戴安全帽,手持小红旗,口噙哨子,身披朝霞,迎着微微的山风,行进在去龙峪水库工地的路上。途中,我们炮工排二十四个人按纵队行进,真好像抗日时期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我们一路行走,一路唱歌地来到了工地上,我领着大家立即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作中,谁知我在等待一个哑炮超时间没有响而去观察排查时哑炮突然响了,瞬间将我炸得身上和面部严重受伤,我被炸得浑身是血,一会工夫就昏死过去了……
当我醒来时,只见自己已躺在医院被抢救了一个星期。我的左手被炸残,成了现在这么个肉疙瘩,右手只剩下半个手掌和一个半截手指,成了终身残废呀!”潘梦富说到这儿,禁不住痛哭流涕,一时语塞。
杨天亮从桌子上抽出几张抽纸,上前给他擦泪。接着,又将一杯茶水递给了为了照料他随同而来的妻子潘惠贤,示意她协助丈夫喝茶。
潘惠贤会意,接过水杯,给丈夫嘴里喂了几口茶水。
杨天亮安慰说:“别太激动,不要伤心,说出你的诉求!”
潘梦富鼓足勇气说:“说个掏心底的话,当年,我意气风发,热血沸腾,一心报效祖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留下了终身残疾,我是无怨无悔呀!这与那些在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英雄相比,我还差得很远,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不该被人岐视、被人忘记!”
“啊,还有人歧视你?”杨天亮反问了一句。
潘梦富说:“有坏了肠子的人骂我是前生修行不好,造了孽,活该!为公家落个残疾下场,自受!我反驳道为公家我值,无怨无悔!管你个屁事?”
杨天亮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
潘梦富说:“我现在是生活不能自理呀!”
潘惠贤流着泪说:“好俺尊敬的杨副市长哩,他拉屎拉尿都得有人帮助呀!”
此时,潘梦富猛地“扑嗵”一声跪在杨天亮面前。
这一跪,仿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在广袤土地上千万双父老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期盼对潘梦富一类为集体流血牺牲的人有个政策上的照顾安慰;
这一跪,仿佛党组织给他杨天亮出了一道履职能力的大会考,检验自己如何为民办难事办实事的能力;
这一跪,仿佛一个威武的将军在手挥总攻前进的战旗,鼓励命令他杨天亮勇敢而科学地去攻克阵地上敌人的雕堡,夺取战斗的胜利。
杨天亮此刻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他满含同情的热泪,从地上将双膝下跪的潘梦富搀扶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
杨天亮说:“你有啥要求?”
潘梦富说:“也许我潘梦富这个名字叫反了,克的我不但不富裕,却相反连个正常人的基本生活都达不到。唉……”
潘惠贤说:“俺婆婆、公公就靠他这个儿子养活,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他本是家里的顶梁柱,不料现在不但给家里挣不来钱,反而成了家里的负担。加上婆婆、公公常年有病,三个子女又要上学,我真是喊天无路,叫地无门呀!我请求杨副市长能否把潘梦富转成个国家正式工,或把我初中毕业的大女儿潘爱华招个工,好叫这个昔日的英雄流了血,今日不要再流泪了!”
杨天亮坚定而包含热情地回答:“请你俩口子放一百二十四个心,我发誓,我会在半年内解决好你们的实际问题,让你们不再为生活发愁!”杨天亮说完,右手握拳举起。
哦,这一举,比作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对党渴望的心田是多么地热烈;
哦,这一举,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赤诚之心是多么地无比坚定;
哦,这一举,象征着党和群众感情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潘梦富听了杨副市长的表态,顿时脸上一扫愁容,焕发出充满信心的笑容。
潘惠贤也破泣为笑说:“我相信杨副市长的话会变成真的!”
此时,潘梦富给妻子示意要上厕所。
潘惠贤对杨天亮说:“能让他在你这屋里卫生间解个手不?”
杨天亮宽厚大度地笑说:“当然可以!”说着,起身与潘惠贤一块,将潘梦富搀扶到卫生间。
潘梦富出了卫生间,杨天亮为其递上一条毛巾,让其擦了手,接着,他请求潘梦富俩口子和其他人都不要走,中午在市政府食堂吃了顿便饭,然后,安排专车将潘梦富夫妇这对特殊的来访者送往家中。
在接访后的第二天,杨天亮带领一男一女,即雷雨虹和夏青莲,就贺满庆的事情去了岭川县。
岭川县政府对杨天亮一行人热情招待,对贺满庆的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杨天亮问郭志伟县长:“贺满庆所反映的问题属实吗?”
郭志伟回答:“属实。”
“你们能有个什么解决处理方案吗?”
郭志伟思虑少许工夫后说:“现在农村形势发生了大转型,不再像过去那样生产队可以给贺满庆补贴个工分什么的,实行了土地下户家庭承包,问题还真把政府给难住了。”
杨天亮说:“他村子不是有几家企业吗?我想,多与少,集体总算有些经济收入吧?”
郭志伟说:“这话也是个理。不过,他本人残疾,人家企业都拒绝要他。”
“你们给企业负责人做过思想工作没有?”
“我给砖厂老板谈过,让他把贺满庆给安置在厂子,比如给看个大门一类什么的。可人家张老板死活也不肯答应,说砖厂是一个脏活下体力的苦活,咋能用上一个缺一只手的残疾人呢?若是让来,不但创造不出效益,还得让厂子替他担心,何必呢?!”
杨天亮又问:“你能把皮鞋厂的厂长叫来吗?”
郭志伟县长笑说:“当然可以。”
杨天亮说:“那你即刻叫来这里。”
郭志伟马上通知乡镇企业局打电话让他立即过来。
约有四十多分钟后,皮鞋厂厂长高运昌就来到县政府。
经县领导给高厂长做了劝导思想工作后,高厂长回答他一个人一时不好做主,得回去与股东们商量决定此事。
杨天亮一听,觉得他说得合情合理,就让他回厂商议后再说。
接着,杨天亮和岭川县政府商量由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包括乡镇管理、工商管理、劳动人事、民政等机关,联合开会商议,对贺满庆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一致认为在过去集体合作化年代,贺满庆的行为属于工伤;二,既然属于工伤,而今他生活困难,请求政府对其后半生妥善安置,并不过分;三是鉴于贺满庆有吹口琴、擅长唱秦腔、会作画等特长,安排其到乡文化站上班,以解决其本人和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
岭川县政府将此事处理决定后,向市政府杨天亮副市长做了汇报。
杨天亮对岭川县关于贺满庆问题处理的结果表示满意,同时要求每月给贺满庆家补贴救济五十元。
岭川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红头文件,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给贺满庆安置完毕。
贺满庆去乡文化站上了班,按正式工待遇。从此,生活再无忧愁了。同时,其家庭也享受上了每月五十元钱的补贴救济。
从此后,困扰地方政府多年的老大难上访案件,终于以妥善处理而划上一个句号。
从此后,在乡文艺宣传下乡演出的舞台上,一个由贺满庆原创的感谢党恩的独角戏成了保留节目。
该节目以贺满庆真实事迹为题材,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兄弟大干实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英雄事迹;热情赞扬了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关怀曾为集体事业做出流血牺牲的人和家属生活的盛德隆恩。
节目唱词有这么一段:
滈河两岸柳丝飘
百灵翻飞在歌唱
病树再不畏寒霜
立誓复绿添春光
党亲好比红太阳
隆恩盛德千秋长
为了表达对市政府及县政府的感激之情,贺满庆写了热情洋溢的公开信,恳求省报发表。
省报不但登载了贺满庆写得公开感谢信,且派记者采访了杨天亮,将感人之深的长篇通讯报道登在第一版上,并配发了社论,热情赞扬了杨天亮等干部心系民众,为群众解燃眉之急的高尚情操,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体现了党和群众鱼水情深的精神,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像杨天亮等同志学习,争当人民的好公仆,为本市改革开放宏伟大业添砖加瓦。
处理完贺满庆的遗留问题以后,杨天亮没有片刻歇息,又立即着手解决潘陶县潘梦富为修龙峪水库放炮炸石而导致失去双手后善后安置一事。
潘梦富因工受伤后,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生存,他曾不停上访,相关部门虽对其接待、安慰,处理结果也是给予贫困救济,然而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其生活的根本问题。寒冷盼春暖,饥饿思温饱。这是生物的本能,更何况作为高级灵长的人呢?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他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申诉苦旅。
然而,申诉是需要亲身力行的事,结合潘梦富的情况,由于缺失双手,就连大小便都需要人帮忙解开裤子,而申诉是需要亲自所为的。自然,申诉人去政府相关部门一趟,期间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有一次,他背着家人偷偷走了二十里路,去县民政局申诉,岂料自己肚子受了凉,消化不好拉肚子。说也怪,迟不拉,早不拉,当上访办事的长队的十几个人办事完快要轮到他时,谁料他的肚子不争气,一时控制不住,稀屎竟然从裤筒内流到脚后跟。当时他又气又恼,心里骂自己太不争气了,羞得他满脸彤红,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了进去。
他万般无奈地扭身离开了县民政局。
县城东南是农田。农田旁有条河流。他小心翼翼地从堤岸一条豁口下到河滩。他的裤子是松紧带的,平常在家上厕所,都是妻子帮他忙,为他脱裤子。可此刻,他万般无奈,就用右脚踹扯左脚裤子……
此刻,河滩有一个四十多岁挖沙子的男子见状后就帮潘梦富脱了裤子,并把他的裤子在河中涮洗干净后又拧干水,帮他穿上。
潘梦富对此人的善举打心眼里感动,一时热泪盈眶,说了许多感激地话。
做善事的人向潘梦富了解了他全部情况后,对潘梦富的命运十分同情,并对潘梦富说他就住在河岸村,让他跟他一起去他家里,给他赠送一条松紧运动裤,把潮湿的裤子脱掉,免得受凉感冒。
潘梦富客气了一番,但这位做善事的男子还是耐心说服了潘梦富,他便随他去了他家。
做善事的男子为潘梦富换上了一条半新的松紧运动裤。还给了潘梦富五元钱,让他坐车回去。
潘梦富流着热泪,在“谢谢”声中与好心人告别了。
从此后,潘梦富外出去县城,再也不敢一个人出行了。但他还是不停地申诉,但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现在他听说市上来了个亲近民众的好干部杨天亮,所以几经周折,就有幸受到了杨天亮的接待。
为了解决好潘梦富的问题,杨天亮和专门巡查组成员会同潘陶县政府对此事多次协商,统一认识。杨天亮在协调会上说:“我认为,要解决好潘梦富的问题,首先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就是说,潘梦富因公受伤的年代是公社集体合作化即将结束的时候。那时,全国农业学大寨,修水利,造梯田,改土大会战,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为让家乡变富裕,出汗流血何所惧的壮美场面。党中央为了让广大农民兄弟姐妹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幸福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率领农民兄弟,同心同德,与天斗,与地斗,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我们党的奋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此,我们亲近民众,去关心那些曾在农村改天换地的集体劳动中被致残的人和烈士的遗属生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或者说,若对这些有功的人冷漠不去关心,那简直就是违背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宗旨。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了百姓过上一个安稳的好日子!”杨天亮说到这儿,心情十分激动!他喝了几口茶水,继续说道:“这会土地下了户,实行家庭承包制,政策形势发生了大转变。如此以来,过去像对待潘梦富此类问题,农业社可以给他多照顾些福利,多记些工分,多分点粮油,多分点柴禾什么的。但是,眼下的现实是各自为战,农民与集体经济基本分割开来。如此以来,潘梦富这类缺少健全劳动能力的人当然失去了昔日集体的依靠,难免在大家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创造财富的情况下,可怜潘梦富只能眼巴巴哀叹流泪。为了能活下去,无奈踏上漫漫申诉路……
同志们,为了不让英雄流过血再去流泪,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商议,就是要下决心,一次性也是终结性彻底妥善解决潘梦富的现实问题,从而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实际困难不躲不闪而积极克服的伟大精神!也是对我们与群众鱼水关系程度的一个鉴证。下面,请县长发言。”
三十四、五岁的女县长方竹琴发言说:
“方才,杨副市长讲了解决好潘梦富的申诉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具有政治意义。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潘梦富等人是在集体合作化年代为改天换地,响应政府号召去龙峪水库干活期间发生的意外,导致他失去双手,造成终身残疾,令人同情落泪。他的行为属于因公发生的工伤,具有无可辩驳的正当合理合法性。对于其受伤不仅仅是哀怜、同情,重要的是我们作为领导,应该为这些英雄们做点什么?
今天开得这个会,我收获很大!作为县长,也是一次重要的精神洗礼!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忘记初心,革命事业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能过上好日子!今天,值潘梦富这样的英雄生活困难而悲泣流泪之际,我们还犹豫什么呢?我们应当张开温暖的怀抱,使他们流过血而不要再来流泪呀!尽快而妥善地终结性解决好他今后的生活,这是我们一项重要地工作!”
接下来,其他同志也都踊跃发言,一致认为今天的会开得十分及时和必要,表示应尽快商量解决好此事。
会议结束后,县政府会同民政、人事等多个部门协商,作出一个初步决定方案:一,潘梦富破格录为水利行业的一个正式工,不让其干活,但全额发放工资;二,由于潘梦富失去双手,生活无法自理,招潘梦富妻子潘惠贤为正式工,专门照料丈夫潘梦富的饮食起居。
县政府将处理方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及时呈报给了市政府副市长杨天亮。
杨天亮接到潘陶县关于对潘梦富因公致残善后安置处理的报告后,与其他成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对于其解决安置的方案基本同意,但认为还有值得商量的地方,比如,潘梦富诉求给其女儿潘爱华招工一事。杨天亮的意见是先让县政府把初步的方案给潘梦富予以透露,看其反映。不出所料,潘梦富夫妇异口同声表示必须让政府顺便也给其初中毕业的女儿潘爱华一个正式工指标,理由是由于潘梦富残疾,给子女和家庭带来了太多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打击,若能把子女给安排一下,将会给这个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县政府又很快将当事人的态度反馈给市政府。杨天亮再次召开县联合会议,就此事作了专门研究,终了除了决定把潘梦富招为正式工,以及把潘惠贤也招为正式工外,又增加了一项决定,同意给潘爱华一个正式工指标,但要等待招工的机会。
为了早日解决潘梦富一家的实际困难,杨天亮与淘陶县政府密切协调在一个礼拜内按照安置决定为潘梦富和潘惠贤办理完安置手续,给潘爱华一个招工指标,待来年春季省上招工予以实施。
当年金秋十月的一天,阳光灿烂,秋高气爽,神禾原上呈现出一派秋粮丰收的壮美景象,放眼望去,男女老少在喜收秋粮,有人挥镰砍玉米杆,有人在后面蹲着搬玉米棒子,接着把玉米棒子装进麻袋,又把麻袋撂到拖拉机车厢,装满后就满怀丰收的喜悦拉回家中。
亲爱的读者,你可曾知道潘梦富今年是个怎么样的收获情况呢?
其实,刚才你看见满载玉米的拖拉机就是当地乡政府按照县政府的帮扶精神,雇佣专人,专为潘梦富从其家庭承包地里把收获的玉米朝家里运输。
在拖拉机后面,有潘梦富的两个女儿跟随车辆一路小跑着。
在地里,有潘惠贤和儿子继续在劳动……
潘梦富则在家里看门。
当看见政府为其雇佣的帮扶队用拖拉机从大老远把收获的金黄色玉米棒子拉到自己家门口时,潘梦富再也抑制不住对党和政府感激的心情,热泪夺眶而出!他连忙吆喝女儿为拖拉机司机敬烟和倒茶。
司机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这是政府派俺来帮扶你收庄稼的。当年,你为国家修水库受了重伤,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你!”
潘梦富说:“只怪我不争气,给党和政府添了这么些麻烦!”
正当潘梦富与司机拉话时,杨天亮和县政府一行多人坐着几辆小轿车为潘梦富报喜来了。
潘梦富得知专案组的善意后,让二女儿潘爱民去地里喊她妈潘惠贤赶快回来。
接下来,潘梦富和大女儿热情地将杨天亮一行人迎到屋里,然后递烟、倒茶。
不一会,潘惠贤和儿子也回来了。
杨天亮让县长方竹琴宣布了对潘梦富因公致残善后安置的文件决定。
听完文件后,潘梦富和全家人不约而同地“扑嗵”跪在地上,连叩几个头致谢……
此刻,杨天亮让他们快快起身,说:“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你们!当年,你们为县上龙峪水库流血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党和政府鉴于你家的实际困难,对你们进行如此安置处理,这是理所应当的。祝福你和全家人今后生活愉快!”
县长方竹琴说:“梦富呀,今天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完美结局,杨天亮副市长可是功不可没!”
杨天亮十分谦虚地说:“别别别,应归公于各级党和政府,我们只不过是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老百姓的一个桥梁。再说对你这样妥善的安置结果,也是国家对于曾为公家作出贡献的人成绩的一种赞扬和报答。希望你再接再厉,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祝你和全家人生活的越来越好!”
县长方竹琴说:“这下好了,你的困难的得以解决,吹散了笼罩在政府心头的一团愁云。稳定了一方社会安定,更加增强了党群鱼水关系。”
潘梦富激动地说:“杨副市长和方县长对我的问题办理得这么妥善,大出我的意料!你们的大恩大德,让我何以报答?我要叫俺几个子女一辈子都听党的话,跟党一辈子,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天亮竖起大拇指说:“组织对问题的妥善处理,唤醒百姓对党和国家打心底的爱戴,我们就感到万分欣慰了!”
此时,潘梦富让潘惠贤为杨天亮等人做点便饭吃,以表心意。
杨天亮和方竹琴婉言谢绝。然而,聪明的潘惠贤乘他们正兴致勃勃说话时,就已悄然溜进灶房,和女儿麻利地烙了几张煎饼,又炒了一盘羊芋丝,烧了些面水拌汤,笑盈盈地端上了饭桌,请客人们一定一定得尝一下她做饭的手艺。
无奈,大家就尊敬不如从命,杨天亮和方县长一行人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共同用餐……
当杨天亮他们一行人离开潘梦富家走出村子时,已是星斗满天。几辆小车上了大路,在银色的月光中穿行。
杨天亮坐在车上,为终于使潘梦富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而由衷地感到欣慰。
这一夜,杨天亮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
他睡得很香甜,又进入了一个壮怀激烈的梦乡。
梦中,他驾驶着一轮满载父老乡亲们的巨船,迎着东方缓缓升起的朝阳,劈波斩浪,奋勇航行……出书/自费出书/个人出书/老人出书/出书流程/出书费用/如何出书/怎样出书/出版/图书出版/出版图书/书籍出版/出版书籍/出版网/出书网/自费出书网/个人出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