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春秋

发布日期:2025-04-29 17:07:11 

(说明:手机版图片变形,请单击图片3秒跳转到另一页面点击“查看图片”即恢复至原图)




内容介绍
 
       在1970年代的关中平原,十年九旱的东岭村流传着“有女莫嫁东岭”的辛酸民谣。抗美援朝功臣杨汉章放弃城里工作,带领村民修水库、改梯田,却在秋播夜战中累到胃出血。这个把命拴在旱塬上的老支书,强撑病体堵水库渗漏时二次坠水,加速了胃癌恶化。当复员的儿子杨天亮在病榻前接过父亲嘱托,未婚妻谢瑶环顶着“白事冲喜”的流言披麻戴孝时,一场覆盖党旗的雪中葬礼,成了新旧时代交接的悲壮仪式。当建设兵团的拖拉机开进旱塬,小说用一碗荷包蛋、一副挽联、一场雪葬,回答着永恒的命题:什么是比钢枪更硬的脊梁?黄土地里长出的麦苗知道。作者以关中方言为墨,在家长里短中撕开时代褶皱:爱情如何在盐碱地里开花?信仰怎样在黄土地传承?答案藏在老支书临终前攥紧的那把旱塬土里……
 

第一章(节选)
 
东岭村地处终南山下一个大致东西走向的黄士旱原上最东头。 人口一千多人,  这里的人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春夏秋冬 来复始,辛勤耕作,艰难生活着。多少年来,一首顺口溜在四周八乡原上原下流传着:
馍硬不过是锅盔,  地旱不过是东岭。 川道一望绿乎乎,  东岭庄稼拧绳绳。 有女莫嫁去东岭,  免得乞讨挎竹笼。 十年九旱指望天,  梦想脱贫千年等。
有道是,一叶知秋,一斑见豹。 听了这首歌谣,仿佛看到了贫瘠的土地炸着裂口
在喘气,可怜的玉米叶子在卷缩,狼尾巴似的谷穗在流泪。 哦哦,这就是东岭贫穷的写照!
哦哦,这就是东岭人艰难生活写照的!
但是,亲爱的读者,切莫为这贫瘠的恶劣地理而叹息埋怨,更不要被严酷的艰难 所吓倒。
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坚韧不屈、心向美好、奋斗 脱贫。
但更重要的是,大雁靠头领,村上有个好班子,而班子又有个带头人,这就是,年 近五旬的支书、抗美援朝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死五个美军而荣立赫赫战功的杨汉章。
杨汉章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三个儿子排行是大儿子杨天亮、二儿杨天明、 三儿杨天俊。 大女儿是杨月兰,小女儿是杨月婵。
这兄妹五人都天资聪明,比起常人就显得格外出众。 可是在那个火红的非常年 代里,这姊妹五人也难逃厄运。 由于全国高考停办,从小埋在心底 "胸怀祖国,放眼 世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上个名牌大学的美好理想无奈化为泡影。
那么,这五兄妹在今生中又将如何在离开中学校门后,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去实 现远大抱负呢?
实际上,在当时,无非是小伙子去当兵,梦想在部队能提干,从此跳出农门,走出黄土地,去实现理想。姑娘们呢? 有的找关系,寻门路,想干个副业合同工,梦寐有 朝一日能转正,把自己变成个吃商品粮的户口身份;有的则凭姣好容貌,一个心眼想 嫁给个有正式工作的男人,生活能比农民强。 还有一些青年,则在农村基层组织中 积极表现,入团入党,打算有朝一日能来招工指标,自己有幸能被组织推荐走人,从 此去实现心中的愿望。
唉唉,跳出农门这一现象,在当时关中一带,尤其是在这十年九旱贫穷的黄土原 上的东岭村,的确是个实际存在的普遍现象。 从生存的角度讲,避凶求吉,追求生活 幸福,那是人本性的一面。
再说杨汉章家中情况吧。
大儿子杨天亮,年二十三岁,已经光荣应征入伍有几年,在部队表现很好,积极 要求进步,已被党组织吸收为新党员,前途美好;二儿杨天明在省城一家大厂子后勤 上搞基建,也混得不错;三儿子则在省级管辖的位于终南山上的虎龙沟水库工地当 炮工队员。 大女儿杨月兰刻苦自学,考上了民办教师,在南山八里庙小学教书,小女 儿在大队当团支书。
杨汉章的几个子女比起别人来,显然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乡亲们大多投来羡 慕的眼光,嘴上发出喷啧的赞叹声, 自然了,也少不了个别人的嫉妒。
然而,匆匆人流,大千世界,任由评说。
杨汉章和老伴对儿女的前途不能说不关心。  但总的来说,除了强调走正道外, 主要是顺其自然,任儿女自主创业去发展。
但是,由于抗美援朝被荣立功臣美誉的强大精神激励;由于入党宣誓时铿锵响 亮的声音在耳边时常萦绕;由于严酷的贫苦生活的逼迫;由于乡亲们众多眼光的期 待,杨汉章大公无私,一心扑在改变东岭贫困面貌的集体上,黑不当黑,明不当明,苦 其筋骨,劳其神思,致使他重病悄悄缠身,滋生了胃癌。 也由于子女多,负担重,不愿 让家人为他担心,更由于他性子刚硬不认输,懒得去住院,但更由于工作忙个连轴 转,所以长年累月 ,积劳成疾,也是自然。
秋季一日夜间,杨汉章带领乡亲们披星戴月在三十亩地里弓着腰,用绳子使尽 浑身劲儿拽播种机种小麦,机子的哗哗声,人们的吭哧声及欢笑声汇成一片,组成了 绝妙的交响乐章,在镶嵌星月蓝色的夜空中飞旋。 乐声动人心弦,乐声给人力量,乐 声惊动月神。 乐神派出吴刚和嫦娥,飘然下凡来慰问。 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挥臂 舒广袖…
但是,万难料,就在播种机被哗哗拉动的第八个回合时,杨汉章意外跌倒在地, 由于他拽绳位于中间,又是前头的绳稍,不但他自己被跌倒,且绊倒了一堆人。还料 想不到的是,有个结婚三年好不易有幸怀孕四个月的媳妇因跌倒在地而立时疼痛难 忍,呻吟连连。
此刻,播种机被迫停下,人们将两位患者用手扶拖拉机急呼呼地送往二十里外
的县医院。
经诊断,杨汉章胃出血,病情紧急,重症监护室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挽救生命
拼搏战。
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也正在为那位身怀有孕而跌倒的年
轻媳妇做手术。
但是,尽管医生全力抢救,这位年轻媳妇还是未能保胎,流了产。
可是,杨汉章却是幸运的,保住了性命。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终于出院了。
为了不给守成边防的儿子杨天亮增添负担,在住院期间,杨汉章再三叮嘱,千万 不要给天亮透露。
还好,家人守口如瓶。
出院那天,公社唐书记亲自用小车将杨汉章从县医院接回东岭的。
乡亲们闻讯后,纷纷到杨汉章家看望,为了表达祝福,有人来时还拿上鸡蛋和其 它食品什么的。 屋里屋外,笑语喧哗,气氛温和,无不为村子的主心骨终于出院归来 而激动高兴。
"杨书记,你这次回来可要好好休息上十天半个月的。 原先公社决定抽调你去
鱼塘村搞路线教育的活动,你就免了吧! 好好调养一下身子! " 杨汉章急了:"那怎么行呢? "
唐书记笑说:"又有什么不行呢! "
杨汉章说:"一是我已治好了病;二是我为去路线教育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三 是我对村上的工作也早已做了安排。 如果不让我去,对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况 且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
唐书记抽着香烟的手,缓缓地离开嘴唇,吐一口烟雾,会心地向杨汉章点了一下 头,表示同意杨汉章的观点。
就在唐书记和乡亲们在杨汉章家慰问欢声笑语时,有一个烫着圈圈卷发、浓妆 艳抹、妖气十足的四十岁上下的妇女,从杨汉章家院人群中溜了出去。
她是谁?
啊,细一看,原来是绰号 "烂嘴嚼舌根"。
此人不简单,由于娘家妈与这边的公公关系暖昧,村里村外,人人皆知,而为了 以后来往更加合情顺理,于是就把女儿李巧雅嫁给了东岭村杨国庆。杨国庆天生弱 智,这就给李巧雅的放荡生活提供了天然条件。 于是李巧雅作风败坏不说,且爱偷 听他人墙脚又搬弄是非,人们就给她起了个绰号 "烂嘴嚼舌根"。
再说因拽播种机意外绊倒住院而将几个月的胎儿流产的新媳妇程兰娟,因上工 拽播种机绊倒而流产,本身就悲伤怨愤交织一起。由于程兰娟丈夫杨来生是抱养的,与养母在感情上有一层看不见的阴影,加上养母后来又自己开怀生出了一个儿子, 所以,更增添了对养子及媳妇的嫌弃。 养母每当自己心情不好就指桑骂槐,并用士土 块扔向卧在地上的鸡乱骂:"不是个东西,养你几年了,竟连个蛋也下不了! "气得当 时周围的人都在心里恼恨这个狡狠的婆,而被暗喻的儿媳程兰娟的脸色顿时气得铁 青,心里更是怒火三丈。
"烂嘴嚼舌根"屁颠屁颠地跑到程兰娟的家,把公社唐书记来看杨汉章的事学说 了一遍,并添油加醋地说了一大堆教唆程兰娟去杨汉章家与唐书记闹事,要求公家 给程兰娟流产赔个损失等等的挑拨的话。
程兰娟回答说,自己好赖是个团员,有起码的做人标准和道德底线,再说也是干 活中发生的意外,自己也挣工分来着,没多大理由去找公社书记的麻烦。
然而 "烂嘴嚼舌根"却说:"我真是显个勤,打个盆。 好心使不得,成了驴肝花。" 她边说边退,退到程兰娟门外说:"生意人凭的是秤,女人靠的是娃!  婚后几年了都 生不成个娃,以后还昨样个在杨家抬起个头? 又昨样个在村子立足? "
程兰娟气得浑身发抖,气狠狠地说道:"滚滚滚,你滚远点,生不生娃关你个屁 事! "言毕,朝门外唾了一口口水,然后将门 "咣当"关上。
"烂嘴嚼舌根"教唆程兰娟阴谋失败,碰了一鼻子灰不成,就去找程兰娟的婆婆 煽风点火。 说什么公社唐书记来了是个天赐良机,借风使船,就说儿媳为集体去播 种而受伤流了产,让公家给点救济损失什么的是合情合理。
程兰娟的婆婆一听 "烂嘴嚼舌根"绘声绘色的教唆,凭空捏造了许多程兰娟臭 骂婆婆的情节,更激起了婆婆的怒气,婆婆就拿着正在擀面的擀杖,来不及脱掉围 裙,就气冲冲地跑到儿媳院门口,将程兰娟骂了个狗血喷头。
此时的程兰娟独自在家里爬在炕上抱头痛哭。
此时,丈夫在数百里外深山的一个煤矿挖煤打工。 他怎么也想不到家里发生的 这一切意外事件。 他虽然很累,但他心里时刻装着爱妻程兰娟。  他为她终于怀孕而 高兴!  他万万想不到此刻的程兰娟经受不了这严酷现实的打击,一气之下,买了安 眠药一饮而下,欲寻短见,幸亏被人发现,抢救未死。
程兰娟的丈夫闻讯赶回来,得知媳妇是因拽播种机过程中绊倒流产,尽管养母 无端斥责不对,但内心还是为儿媳打抱不平的。 加上风言风语,这使得丈夫杨来生 立场发生了转变,认为应该向集体讨个说法。
杨来生准备让媳妇精神状态恢复上一个礼拜后再去书记杨汉章家诉说此事。
然而,还未等公社唐书记离开东岭村的当晚,就有人将程兰娟的情况一五一十 地给汇唐书记汇报了。
杨汉章闻讯后,心里十分悲酸和同情。 他对唐书记说:"反正程兰娟是因播种干 活而受伤流产的,集体雨想把事给抖掉。"他沉默一会又说:"可是村上账上没有啥积累,想给救济些钱款是力不从心呀! "
唐书记说:"杨书记,你说的也在理,不过你不必担心,公社会来帮忙的!  这个妇
女的遭遇有点特别,特别是她丈夫是个养子,母子关系有点不太和睦,她婚后数年怀 不上孩子,不料好不易怀上了孩子,又意外在拽播种机时绊倒受伤,导致流产,想来 也着实令人扼腕长叹啊! 人常说,母以子贵。 可她却不幸流产,真够凄惨! "唐书记 动容地感叹道。
期间,杨汉章因听到外面有人叫他说有事要说而走出院子。
此时,杨汉章的妻子乘机把丈夫病情的真相说给了唐书记。 唐书记听后吃了 一惊。
杨汉章妻子恳求说:"唐书记,医生给家属说汉章的病已到了晚期,活不过一年 天气了!  这事一直瞒着他。 东岭村干部的人选,你就早点考察接班人吧! "说着,她 双目湿润,仿佛杨汉章会随时厄运来袭。
唐书记同情地说:"我知道了。 不过你也不要过度伤心。 医生把轻病说得重,是 经常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叫病人安心养病。 医生是个策略,真实病情不给 病人讲,怕病人心里有负担,只悄悄告诉家属。如果真是杨书记病情恶化,接班人我 就想放在你儿子杨天亮肩上,听说他今冬复员。"
正说着,杨汉章从外面回到屋内。 唐书记他们立刻把话题转到了其他话题上。
他们又开始拉家常似地说天谈地,说政治,谈经济;讲国内,议国外,但更多的还 是谈东岭村今后如何能脱离贫穷而走向富裕。
此时,夜已深了,碧蓝的天空,一轮明月挂在西天。 杨汉章的青砖兰瓦房舍披上 了一层安详神秘的银白色纱帐,显得诗情画意是那么的浓郁深厚。
三天后,公社唐书记领着民政部门的几个工作人员,在杨汉章书记的陪同下,为 因拽播种机绊倒致流产的媳妇程兰娟慰问,带来了二百元救济金。 同时,杨汉章个 人发自内心,也为程兰娟送了五十元慰问金。
程兰娟对公社唐书记及民政部门一行工作人员以及杨汉章书记表示深深谢意, 激动得热泪盈眶…
公家和杨汉章书记对程兰娟流产慰问这一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东岭,吹遍了 东原,吹散了当事人心头笼罩的阴云,也将个别搬弄是非的人的小心思及杂念吹了 个烟消云散。 人们对党更加热爱,对政府也更加深信。
为了扭转东岭村十年九旱,特别是秋庄稼每逢天早浇不上水的艰难局面,杨汉 章和村干部几经商量,就在三十亩地东南角靠少陵渠的附近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库, 水源来自 由大水库从少陵渠输送下来的水。然后用水泵抽水浇灌庄稼。  这座水库 建成三年来,东岭村庄稼受益匪浅。 三十亩平展展的肥沃土地让夏秋两茬作物有了 保障。即使天旱,风不调雨不顺,粮食产量也减产不了多少。 为此,全村人把这座水库当作灯塔希望,政府把东岭水库的成果当作是农业学大寨的具体表现成绩而予以 宣扬。 自然,这座水库的建成,咱们的杨汉章书记是功不可没。
杨汉章在出院后的第五天早晨,忽闻水库管理员封振东说水库坝面南边近日发 现渗水。 于是,杨汉章搞起一张铁锨,叫上老伴彩芹,就随封振东一起赶往水库。
到了水库,杨汉章先是绕着水库缓慢地走了一圈,边走边仔细查看坝面,遇到可 疑处时,还停下来,用铣浏几下士,然后又填上,用铣拍实。 当走到水库南边东南角 时,他忽然发现有一米多长的坝面不停地由里向外渗漏着水,于是他就用铣剖开想 看个究竟。 期间,不料一不小心,脚底下一滑,他从十多米高的坝面跌倒,滚了下来, 掉进水库,吓得老伴彩芹发疯似地哭喊:
"救人!  救人!  汉章掉进水库里了! "
正在另一边查看坝面的封振东忽听喊叫声,知道情况不妙,寻声跑来,只见老 书记正在水库浅水处手脚乱拨,危在旦夕,就心急如火,说时迟,那时快,来不及脱衣 裳,就咕咚一声跳进水库。 多亏封振东水性好,迅速游到杨汉章身边,抓起他的一条 小腿,快速游到岸边。 此时,岸上已赶来不少闻讯抢救的人。 后在众人通力合作下, 杨汉章老书记终于被抢救上了岸。
接着,人们用拖拉机赶紧将他送往公社卫生院救治。
杨汉章老书记工作中不慎掉入水库被救入院的消息像一股旋风迅速传遍周边 村子。人们为杨汉章为集体的事不幸落水的事迹而感动,不少人到公社卫生院看望, 表示关心。
公社唐书记当时在县委开会,闻讯赶回公社,决定将杨汉章立即转送至县医院 治疗,因为他深知杨汉章潜在的胃病时刻有可能恶化。 县医院条件比公社卫生院要 好很多。 于是将人转到了县医院。
这次住到县医院,距上次住院不到四十天时间,虽则有惊无险保住了性命,但这
一现象仅是表面,而他胃上的癌细胞却被激发活跃,悄悄地在吞噬着他………
杨汉章是个聪明人,见唐书记与医生谈话刻意在回避着他,心里就猜想自己的 病情一定不妙。 要不,他们谈话时的眼神,何以闪烁其词? 唉!  常言道:人的命,天 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反正就是我这个牛皮一摊子,就是命 尽了也无所谓。
为了能使杨汉章病情好转,唐书记与县医院院长商议把省城大医院专家约来会 诊。经会诊,认为他的胃癌病到了晚期,如做手术,有可能生命难保,就建议保守住 院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日晚,征得医生许可,也乘病人精神稍好,唐书记和杨汉章在病室推心置腹打 开心窗。
唐书记说:"世上这事也真巧,无独有偶,浩然写的小说《艳阳天》上有个支书叫萧长春,当过几年兵,复员回乡又当村上党支书记。 看看眼下你杨汉章,也当过兵, 而且还是雄赵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回乡的大军人、大功臣!  两者比较,
情况看似相似巧和,实际也有事物的必然性。" 杨汉章说:"从何说起? "
唐书记说:"你与萧长春都曾参军,是名副其实的子弟兵,是这个大熔炉铸就了 你们的钢铁意志;是这所大学校,使你们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唐书记说到这,稍 停一会,喝了一口茶水又说:"入的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建立了新中国的党。 萧 长春是党员,而你也是党员。 他想把村子东山坞搞好,当了村子领头雁,而你也想把 东岭村穷帽子摘掉,当了书记。 你看看,天下英雄都有相通的地方,况且你与萧长春 情况就太相似了,这真是无奇不有啊! "
杨汉章笑说:《艳阳天》这本小说我只看了一半多,就被相好的书痴 '作家'抢 着借走了。 不过也真是,经你这么一说,我与萧长春某些情况还真是大体一致呢。"
"对呀,我是分析之后,才说出这么个有趣的现象。"
"可我与人家萧长春不能相比。 人家成绩比咱大得多。 我和人家相比,好似鸡 蛋比西瓜。"
"不不,你太谦虚了。  东山坞村有东山坞的具体情况,而千里外的咱关中东岭也 有东岭的特殊情况。 再说,萧长春还是小说书本上的萧长春,作家肯定要拔高生活, 把主人公塑造得高尚有本领些。因为文艺作品嘛,目的是教化人。当然,他不是说教, 而是用形象来宣传一种精神的。"
"可是,不论咋样说,我为党做工作,很少有贡献。 惭愧,惭愧呀! "说到此,杨汉
章苦笑着轻轻地摇了一下头。
唐书记说:"听说你们东岭村今年有复员军人回来? "
杨汉章说:"有有,一共复员三个人,其中就有咱的杨天亮。" "有天亮? "
"有。"
"真的? "
"真的。 这事哄人又不挣钱,何必哄你。"说着,杨汉章为唐书记快喝完的茶水 杯子添了些开水。
"我还以为天亮在部队能干上个排长什么的,没料几年后又转身回乡! "
"本来嘛,天亮是能提干的,可是听天亮来信说政治部与他把话谈了,决定提拔 他为排长,不料事情后来生变,名额被人给顶掉了。 为这事,天亮很生气,主任就给 天亮做思想工作,说别泄气,等待机会。可你知道天亮是个倔脾气,却发誓不再当兵, 就打报告闹复员。 上边劝不过来,就只好对天亮放手。 天亮就复员了。"
"那天亮回来了没有? "
 "听说就这几天回来。"
"是金子总会发光。 他年轻,思想活跃,有的是前途。"
"不过,我担心这块金子把光发到村外边,那就叫我死也不甘心呀! " "此话咋讲? "
"听老婆子彩芹曾在我耳边说过,若天亮复员回乡,他舅保证给天亮谋一个 差事。"
唐书记温和地笑说道:"那是好事呀! "
杨汉章顿时脸色一变,说:"好个屁!  都嫌东岭穷,头削尖朝城里跑,为自己小家 搭造安乐窝,还算得上是个有志的先进青年吗? 不能忘啊,当初的誓言,是要为社会 做点贡献!我不希望他离开东岭而把聪明才智带到外面去! "
此时,唐书记笑着给杨汉章用刀子削了一个绿中带红的大苹果,然后切开一半, 递给杨汉章说:
"好杨哥呢,千万雨激动!你说得对着呢,和我看法是相同的。想当年有多少人 为人民打天下,爬雪山过草地,用鲜血和生命给咱打下了江山,使人民才有了自由幸 福。 目前咱农村贫困,实话说,比城里人生活差些,可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咱 是东岭的后生,怎能子嫌母穷呢? 如果能从复员军人里为你培养个接班人,那该多 好呀! "
杨汉章吃着苹果,为这句顺心悦耳的一席话所感动,不停点头,表示肯定。 唐书记接着说:"话虽这么说,可三个复员军人里不知谁能成为目标呢? "
杨汉章说:"封山虎人虽耿直,但美中不足的是初识字,少文化,连个小学都未毕 业;崔进宝他爸在外边是个正式工,是绝对不愿在农村消磨青春的。 剩下的就是咱 天亮了。 咱就只能走华山一条路了。"
唐书记听了杨汉章一番透彻的分析,难禁心中的激动,哈哈笑出声来。 其实在 上次听彩芹透露了杨汉章病情以后,他就萌生了给东岭村物色接班人的念头,只是 隐忍不发,而今天杨汉章本人提到了物色人手时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当然激 动难耐,就像寒冬的花草份等温暖的阳光,而阳光顺情而来,那心情的甘甜唯有此刻 的唐书记能够体会痛彻呀!  唐书记给杨汉章竖了一个大拇指,以示满意。
杨汉章眉头一皱说:"要想说通天亮打消城里找工作的念头,还要做通娃她妈彩
芹的思想工作。"
"啥时候给彩芹做说服工作? " "今个晚上就说。"
"她人呢? "
"在病房服侍我这几天没黑没明,嘴上不说,难免也憋得慌。刚才她见咱俩说话, 识眼色地去外面转悠,乘机散一下心,说不定一时半刻就会回来的。"
出书/自费出书/个人出书/老人出书/出书流程/出书费用/如何出书/怎样出书/出版/图书出版/出版图书/书籍出版/出版书籍/出版网/出书网/自费出书网/个人出书网

上一:穿宋之定风波

下一: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