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趟槛的女孩 / 宋孝林 著. -- 北京 : 团结
出版社, 2017.8
(槛外华章 / 杜哲,黄娜主编)
ISBN 978-7-5126-5262-0
Ⅰ. ①趟… Ⅱ. ①宋… Ⅲ. ①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Ⅳ. 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3319号
序
十多年前的一次深夜,我在派出所值班。凌晨两时许,妻子打来电话,心有余悸地告诉我:“刚才有小偷准备进来偷东西。幸运的是,听了你的话,我将阳台上的防盗门锁着了,小偷只将防盗门上的纱划开了一道口子。没法进来,小偷后来就走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家人平安,财产平安。
放下话筒,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的,好多案件,如果群众预防到位,完全可以避免的。那一天夜里,我失眠了,当防范效果真正在自己家体现的时候,那是何等的欣慰。此前,我撰写了数万字的防范提醒,或由地方媒体刊登(播),或印制成宣传单,发放到群众手里,或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来宣讲防范知识,但并没有取得自己想象中的那种效果。
事隔时间不长,派出所召开警民恳谈会,有群众也当场质疑:“平常老百姓会上当受骗,而你们警察为什么不会受骗呢?平安是福,如果大家都不会上当受骗,那我们才真正觉得是幸福的。”
群众的这句话,又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的确如此,就防骗而言,几乎听不到警察被骗的,相反,警察却会经常接到群众被骗的警情。
如何增强防范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后几年里,我也经常思考,不停地执笔。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民警在宣传的时候,不仅在空间上,还是在类型上,均留有死角,且针对性不强。于是,进一步丰富治安防范宣传手段,力争做到因人而宜,成为我的追求之一。
在接触的受害人中,有文化的占了一定的比例。为了能够相对吸引更多群体关注,我便有了一个新想法,即将日常发生的案件,编写成可读性强的案件“故事会”,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希望读者既能从中感到趣味性,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安全方面教育。决意已下,从中撷取数起案例,尝试串联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趟槛的女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人交往,我的忠告是不要短时间内草率给出定论。遭受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文中女主人公的短暂旅途,既是曲折的、悲伤的、幸运的,也还是励志的。从女主人公身上,我更多体验到的是人性之美。
在我的博客上,我是这样描述的:在深山建起了小屋,徜徉在社会的某个角落,从警二十余载,走过四十多个年头,突然异想天开,决意赓续明亮我们身边平凡人眼睛!只要有一人从中有所收获了,那便是传递给我的一份喜悦!
缺乏基本写作能力,只是简单编写故事。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成是一本防范宣传的教案,这样比较好,这也是我喜欢用亮眼、卫安做笔名的缘故。
目 录
坐下,声称自首 / 2
回忆,母爱寄情 / 4
操场,碰撞偶遇 / 6
暗恋,选择回避 / 8
故事,题外之音 / 11
孤立,担当使者 / 13
前往,欲诉感激 / 15
电话,温柔袭击 / 18
推荐,优柔寡断 / 20
面试,拒绝帮助 / 23
露营,险些失身 / 25
登船,失身窟窝 / 27
出行,厄运初来 / 30
困局,退步选择 / 33
安慰,只是无奈 / 35
幼稚,企图偷梁 / 38
拽回,独行败露 / 40
败笔,雪上加霜 / 43
暴露,重新计议 / 45
再出,寻找住房 / 47
小修,怡然自有 / 50
寻亲,筑得掩体 / 52
讨好,瞒天过海 / 55
介绍,终有意向 / 57
来往,赢得信任 / 59
家贫,请求汇款 / 62
折回,感觉危机 / 64
失妻,男人千寻 / 66
真情,伴随老人 / 69
出击,捉拿主凶 / 71
真言,感人泪下 / 73
卧床,回忆彼案 / 75
追查,重返书店 / 78
往来,汇款为主 / 80
知息,表情无痛 / 83
晚上,胆怯拨打 / 85
醒悟,悄然登门 / 88
可佳,道出实情 / 90
冷静,疑点难排 / 92
表白,不想苟生 / 95
复来,决意赎生 / 97
会面,设计方案 / 100
见面,同命相怜 / 102
计议,终获取保 / 104
消疑,警民联手 / 107
讯问,加大力度 / 109
荒唐,如此报恩 / 112
直攻,抛出证据 / 114
突然,老师来访 / 117
遇烦,出来寻妻 / 119
莫名,老师劝离 / 121
终于,夫君寻来 / 124
无颜,执意离婚 / 126
对质,再次审讯 / 129
紧急,有人遇险 / 131
失职,请求处罚 / 134
等待,却是噩耗 / 136
未清,又增新案 / 139
伪装,恶人善良 / 141
查案,重新审视 / 144
低头,无法狡辩 / 146
原谅,接回爱妻 / 149
博弈,真正开始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