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守望

发布日期:2017-07-25 10:11:4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守望 / 刘青 著. --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6
(思语文苑 / 杜哲,黄娜主编)
ISBN 978-7-5108-5546-7
I. ①守… Ⅱ. ①刘… Ⅲ. 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57275号

 
 
 
 
 
目录
 
序言1
守一方净土望桃李满园关开平
他从教学反思中走来张西礼
第一章建设一种新型课堂1
一、从杜郎口说起1
二、生本课堂的含义4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7
整合教学内容的要求8
教学内容的整合方法10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16
自学,那是必须的16
交流很重要17
展示,杜郎口最大的贡献19
五、学习方式的重建29
学习小组,作用重大29
学习小组建设基本程序31
学习小组不只是学习37
第二章探索一种简单教法39
一、板块整合教学法介绍39
例谈板块整合教学法3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3
整合才是重点48
学习力,不该忽视的能力培养58
二、板块整合教学法应用策略64
“读课文”应用策略64
“说内容”应用策略76
“品语言”应用策略101
“写片段”应用策略111
三、选点阅读——板块整合教学法的创新应用129
第三章坚守一种教书生活144
一、我的教书生活观144
思考教学144
让读书成为常态145
写作,应该进行的修炼147
二、我思故我在150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150
对孩子的一生负责151
向刘老师“开炮”153
卫生那点事儿155
小小称呼蕴深情156
一个细节的解读158
三、我的课堂你做主160
老师,插图错了160
聆听花开的声音161
当学生对教材说“不”163
奇人奇文奇教165
想说爱你也容易167
小题大作又何妨169
四、晒晒我的“豆腐块”171
鸣蝉171
母亲的菜园172
司马迁的愤怒173
乡村医生175
光速成长178
深夜跟踪181
后记185
 
 
守一方净土 望桃李满园
关开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优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
  夏邑县实验中学作为夏邑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自建校以来就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一直以来,我校勇于承担教育教学课题,大胆进行先进经验本土化实验,及时总结改革经验教训。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先进经验结合于学科特点,把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际,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探索、成果丰硕的课改先行者,刘青老师和他所实践的“生本课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青老师是我校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写下了10余万字的教学反思,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时报》等报刊杂志。2010年秋,他主动请缨,担负起构建我校高效课堂的课改重任并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一做就是六年,终于用智慧和汗水凝聚成由“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重建”三方面内容构成的“生本课堂”课改体系,并进一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总结出“板块整合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应邀多次为全县语文教师执教课改示范课、观摩课,广受好评。
  这本书就是对这种新型课堂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具体介绍和应用指导。整本书内容丰富,课例详实,完全是来自于课堂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实实在在的阅读价值和参考意义。如书中对于高效课堂的重新认识、对于学科特点的深入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的分析,还有书中提出“课改应该是一项整体工程”“学习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等无不带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然而,我想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书中,刘青老师还用不太多的文字记述了一名教师“坚守一种教书生活”的情景,篇幅虽然不长,但足以让我们从中读出一名普通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也足以让我们明白一名普通教师在平凡岗位上怎样做出了这样的成就!——那便是对于教育的一种守望的精神!正是这种守望的精神,刘青老师才有了这近15万字的课改经验和总结;正是这种守望的精神,我校的课改工作才得以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正是这种守望的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守一方净土,望桃李满园。
  我们的教育需要这种守望的精神!
  当刘青把沉甸甸的书稿放到我的面前邀我作序时,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也许这本书的内容还不够完善,文字还稍显不足,无法企及于时下一些名师名家的皇皇巨著,但书中的真诚质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一名青年教师对于教育的执著追求和无限热爱!
  衷心祝愿刘青老师在今后的课改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夏邑县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省级劳动模范,国家级优秀教师。)
 
他从教学反思中走来
张西礼
  刚认识刘青老师时,他还是一名极普通的语文教师,而且还是一所边远乡村中学的教师。个子不高,清瘦无比,说话有些腼腆,戴着一副眼镜,完全像一个学生。几年后,他被调到县城里的一所初中,我们见面的次数就多起来。有一次学校邀请一些老师听他的课,我也去了。听课结束,我便有些诧异:这位小老师,咋进步这么快呀!
  那时,我正进行一项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的课题实验,他听说后,迫切要求参加,我当然求之不得,于是他就成了实验教师之一。他勤奋好学,默默进行着探究与反思,连续在《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杂志发表了多篇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并且有了自己的观点和建树。这,更让同行刮目相看。我也打心底感到高兴。从此,县里举行一些大型的公开课和观摩课,讲台上便经常出现他的身影。掌声与赞扬也接踵而至。但他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这小小的成就上,而是一边更加认真学习,一边不断总结和反思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图更大的进步。
  2010年,课改之风正炽,刘青也积极投入其中。他立足课堂,边行边思,不断叩问着每一个前进的步伐和足迹。就这样,在反思中他更真切地理解课改;在反思中他更清楚地找到方向。2012年3月,刘青为全县语文教师执教课改示范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获得巨大成功,市教研室李青峰主任大加赞赏,并称“这堂课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提供了极好的范例”。面对这样的赞扬,刘青非常高兴和激动,他在反思中写道: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便还你十分精彩!看来我这条课改的道路是走对了。课堂是学生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从而成就学生!
  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要让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尽可能有机统一在一起,要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因此,他在借鉴已有课改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新思路,并且总结出了由“四个板块”“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方面内容构成的“板块整合教学法”,真让人深为他的坚持和付出而感动!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不断探索着,反思着,修订着;学生们对刘老师的教学怀着极大兴趣与热情,参与着,支持着,受益着,高兴着,敬佩着;师生共同享受着教与学的过程,这过程的点点滴滴,也被有心的刘青记录着,叙述着;它如一首首抒情的诗,又如一支支自由轻快的鸟儿的飞翔之歌,让同行赞叹着,让家长感动着,让领导支持着。
  他足踏在地上,真实地走着自己的路,并一步步走向高处,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雕塑着一个草根教师的美丽人生。
  读一读这本手记,或许对一个普通教师,会有不少启迪和益处。
 
(作者系夏邑县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专著《与语文同行》,散文集《青青河边草》,长篇小说《孔祖烟火》《商魂》等。)
 
  
第一章 建设一种新型课堂
一、从杜郎口说起
  说起课改,恐怕谁也无法绕过杜郎口中学。
  2006年,随着一本《杜郎口旋风》的出版,杜郎口中学的课改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新课改刚刚颁布实施之时,在广大教师还对新课改无所适从之际,杜郎口中学的出现似乎为大家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出路。
  一时间人们如朝圣般满怀虔诚之心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学习。很快,这股风暴席卷全国。而“杜郎口”也成了课改的代名词。
  虽然其间也有质疑、也有困惑,但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导学案、砸掉讲台等做法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这也难怪,人们渴望新教育的心情太迫切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5月,前往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人数达50多万,给山东住宿、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贡献了近45亿元。
  然而这股旋风在2012年后渐趋寂静。
  2012年,杜郎口宣布“学杜郎口中学,不必砸掉讲台,不必死扣‘三三六’,不必全都镶上黑板,只要记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就可以了”。
  于是,有评论说:新诠释宣告杜郎口中学所谓的“高效课堂”肥皂泡彻底破灭了。
  而后,人们不再言必称“杜郎口”,课改热也逐步冷却下来。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对这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课改热潮自然是没有评论的资质的。
  但作为一名一直从事课改探索和尝试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杜郎口课改经验,赞就顶礼膜拜,毁就口诛笔伐的做法都是缺少冷静思考,都是有失公允的。
  我向来以为任何方法的提出和研究都应该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全盘否定过去和一切推倒重来的做法其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往往都让我们做出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陷入层层的迷茫。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能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充分表明前人经验对后人进步的重要作用。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中国的教育从孔子讲学开始至今已两千余年,其教学理论与方法何止千万,虽然其间不乏因时代原因和认识局限,一些理论和方法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更多的是经时间的检验和多人的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又怎能轻言否定和放弃?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我哪是什么教育家,我只不过把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话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了教学中。工作就要不折腾,不闹腾,扎扎实实地做。”话语朴素却道理深刻。
  当然,学习不是全部照搬。因为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当时或许是最为先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然而放到今天便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或不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变革,要改进。唯其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发展,教育才能不断进步,与时俱进之于教育也正在此。所以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国产的,我们都应该在学习中加以实践检验,完全的移植或复制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的学习一定要放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检验,尤其在当今这个“百家争鸣”的教育发展黄金阶段,“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实践,让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同广大教师一样,在新课标颁布实施后,我和我的同事们就积极投身于课改之中,探索,学习,实践,总结,希望能够尽快找出一条新路以实现新课标的精神。为此,我们也曾到过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希望能够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解决自己的课堂问题。这样的学习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收获了很多东西,对于课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也正是这样的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课改只在教学方式上努力,其所得也必然有限。而这恰恰是时下课改中最为人们所看重的地方,甚至于等同了课改的全部。
  但我们必须要看到决定课堂的不只是老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还有教学的内容。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课堂的三要素,若仅仅只在一个方面用力,想实现整个课堂的改变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所以我们提出:课改是一项整体工程,应该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材的应用三个方面共同着力,实施立体式、全方位的改革。如果没有对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重构、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建,那么,我们的新型教学形式因缺少相适应的新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会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于走回老路。我想这可能就是很多课改者轰轰烈烈开场,而又灰灰溜溜结束的原因,也是课改者被诟病的地方,不是我们的课改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并没有实施全面的课改。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尝试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模式的建设,进行了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重建三个维度的综合性、立体式改革,从而使我们的课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效果日益凸显,我们把这样的新型课堂称之为:生本课堂。
二、生本课堂的含义
  生本课堂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就是在课堂上一切着眼于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从短期来看就是每节课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和参与;从长期来看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和生命的健康成长。
  “生本”的命名不是我们的首创,这是对“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是对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具体践行。
  如果说新课改带给老师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我想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努力还课堂于学生当可以排在第一位。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认识改变和思想提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就如同农民种庄稼,庄稼的成长才是中心,所以农民要做的只能是尽力让庄稼茁壮地成长。地有没有翻,肥有没有施,草有没有除,是每个懂得农事的人常考虑的问题,唯恐因自己的懈怠而没有为庄稼提供最好的生长环境,耽误了庄稼的成长,影响了来年的收成。不遵循这一规律而希望通过其他手段让庄稼快速成长的做法,只会留下拔苗助长的笑话。
  课堂亦是如此,在课堂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该如农夫守护庄稼的成长一样为学生创建最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而不是其他。所以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实现课堂由“教”为主向由“学”为主的转变至关重要,无论课堂上我们已经是山穷水尽,还是风生水起,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都应该改革,这正如北京十一中学特级教师王春易在课改后曾深有感触地说:“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任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都要改,越是爱讲、会讲的老师越要改;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少,教师讲得越清楚明白,学生自主钻研、思考、探究的意识就越弱。”而一个不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一个没有能力自主钻研、思考、探究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怎么可能适应这个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怎么可能实现终身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这自然会引发我们的担忧: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做得了吗?那就看看我们的孩子学习走路的情景吧,哪个孩子不是对于走路有着强烈的愿望?哪个孩子的走路不是自己跌跌撞撞学会的?孩子具有学习的天性,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只要我们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你会发现学生的表现会超出你的想象,只不过我们要有着静待花开的心态,耐心等待这一过程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发现学生的表现有时能让你抓狂,本来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可能用上半个小时,本来一两节课可以解决的内容他们可能拖上三四节课。对此,很多人会感到疑惑:课改不是要让课堂更高效吗?怎么课改后内容反而完不成啦?这样用时费,内容少,节奏慢,效率差的课堂究竟会带给学生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哪个孩子的学走路、学说话不是这样用时费,内容少,节奏慢,效率差才掌握的?正是开始走路、说话时的“少、慢、费、差”才让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多、快、好、省”去说话,去走路。如果没有这一个过程,孩子们会怎样?在这一个过程我们又何时感到孩子的“少、慢、费、差”,而不是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而欢欣鼓舞呢?
  学习的道理也是一样。只有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知识才能为学生所掌握,只有有了过程的筑基,上层的知识才能谈得上转化为能力。但这种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越来越少,越来越被取代,一是因为这个过程是隐性的,不如显性的知识点来得明确,一是因为这个过程难以考查,现有的制度没法对老师进行考评。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正是这种没有过程的教学才让我们的老师越来越累,学生越来越烦,教学效果越来越短视!中小学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下面的继续教育筑基。这个“基”就是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能力,明乎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会说“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所以,对于“高效课堂”如果仅仅理解为知识多、容量大、节奏快还只是停留于表面,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有发展、有提高、有成长”的课堂,而我们的课改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所以,在进行课改时,我们若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处处本着“以生为本”实施,那么,我们便不会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反而会多出一份“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豪情。
  我们在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即是对教材进行精心的解读和选择,从而抓住核心问题,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教学方式的转变。即是改变过去老师先讲学生后学的传统授课方式,为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充分体现为学而教的精神。
  第三,学习方式的重建。即进行学习小组的建设,努力建设小组成长共同体,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团队的凝聚力,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落实。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于现行的课改,有一个这样的比喻——
  孩子不愿意吃饭,于是我们就怀疑是孩子的问题,是吃饭的方式问题,于是我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吃饭的积极性:引入竞争,进行积分,提倡表扬等,这未尝不可,但我们是否更应该想一想孩子不愿意吃饭是不是“饭”的问题?是不是“饭”馊了?是不是“饭”糊了?是不是“饭”不合胃口?等等。如果“饭”营养价值丰富,如果“饭”色香味俱全,如果“饭”甜美可口,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让孩子喜欢上了吃饭呢?
  这说的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课改,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外在的形式,而作为最根本的教学内容多被我们忽略。
  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就在我们的教材里面,而教材就是这样编写的。
  但教材内容的确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只是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一个让学生实现规定目标的学习材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教学内容却要丰富得多,除教材中所展示的“例子”外,生活中处处都可能有这样的材料,有的材料可能比教材中更鲜活,更生动。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绝非一本薄薄的教材可以涵盖得了的。
  即便是教材中的内容,很多东西也不是拿来就可以使用的,还需要我们的“二次加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书云亦云,学生厌倦也就在所难免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材编的再好,都是死的,它不可以完全当作我们照本宣科的教科书,它只不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它更不应该是束缚教师和学生思维的枷锁,而是放飞思想的摇篮。也就是说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加工,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拓展及能力的提高,以期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能力与知识兼顾,容量与质量并进的目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即我们常说的“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因此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即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合,顾名思义即是整理与合并。有人说这个世界上的创新大都是元素的重组,通过元素的调整、组合,改变结构从而改变事物的性质。教学内容的整合即把内容进一步调整与重组,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优质化。教学内容的优质化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优质化。
  所以,整合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教学内容整合的要求
  整合教学内容应该:牢记一个标准,遵循一项原则,提升一种能力。
  “牢记一个标准”是指整合教学内容时要牢记课程标准,以此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导。
  这里我们一定要认清课标、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课标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教材是为使这一指导思想得以具体落实所选取的素材,而教学内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的具体落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总指令,教学实施的指南针,一切教学行为的总纲领,教材和教学内容不过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产物。换句话说,课程标准是相对固定的,而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和教学内容完全可以是多样的,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如今我们教材的各种版本的出现,各式教材的编写都是对课程标准精准的具体诠释,也许在具体内容上它们各有不同,但全都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一种新型教材观——教材是为具体落实课标中的某一要求而选取的素材,这个素材可以是课本,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东西,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要能够对其加以整合。
  实际上,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整合出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教材,甚至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也能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材,用于教学,使教学更富有成效。我们在观摩各种教育名家的课堂时常会见到这种情况。然而大多的教师往往会把课程标准置之脑后,仅把目光盯在一个个具体的教材上,这样的教学便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局,在课堂上沦为“教材的传声筒”“教参的搬运工”也就不足为奇。
  “遵循一项原则”是指整合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适当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样的内容既不能是学生已知的,它无法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是超出学生潜力范围的,它让学生即便是十分努力依然无法掌握,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我们遵循的一项原则,这同我们教育中提出的“因材施教”殊途同归。囿于现行教学现状的限制,我们的教材往往显现更多的是整齐划一,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学习着同样的内容,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在执教同一节课时,会因面对的学生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设计即是这个道理。
  “提升一种能力”是指整合教学内容要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整合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课程的合并,而是教师在对教材的充分解读基础上,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的大胆取舍和重组。这就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们在听取名家讲课之时常常会为他们对教材精巧的处理和巧妙的设计而叹服,往往认为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方法或技巧,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精细解读和精准把握,这些处理和设计恐怕多半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很多教学名家都把“解读教材”称为是进行教学必需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基本能力,是提升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教学的成功起着奠基和保障作用。
  教师教材解读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积淀。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积累,想对教材进行深耕细作,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提升教材解读能力,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广泛阅读,认真思考,不断积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才可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而对教材做出有效的整合和运用。
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整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所说的是三种比较常见、最为基本的方法。
  1. 调整重组。即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来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以更利于教学的实施。这在语文、英语等文科类教材的整合中经常运用,因为这类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同理科的环环相扣,多为主题独立的形式,因此围绕主题进行教材的调整和重组便能够易于进行。如下面这则教学设计——
小人物的光辉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整合简案(一)
  教学目标:
  1. 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对第二单元一组“小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普通人物身上所展现的动人的光辉;
  2. 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点:
  1.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普通人物身上所展现的动人的光辉;
  2. 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概说课文
  请同学们速读本单元这一组写人的文章,说一说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选点赏析
  请从这组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提示:1.请概括出作者围绕这个人物所选取的事例;2.品读文中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
  4. 片段写作
  这样的一个人物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请以《——带给我的》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
  5. 课堂小结
 
  2. 补充材料。即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让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以使之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对于教材中不能有效使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地方,进行相关素材的补充和扩展更是显得至关重要。在执教《风筝》一文时,我曾做过这样的处理: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其精彩的描绘和丰富的内涵被编入了初中一年级的教材。怎样能让学生读进文本而非浅尝辄止?怎样能让学生主动发现文章美点而非被动听取老师讲授?更主要的是,作为初中生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又怎样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为今后学习他的作品开个好头呢?课前我认真寻找着解读文章的“支点”。
  在翻阅教学用书中的补充资料时,我眼前一亮,资料中说:《风筝》发表五十多年后,作为鲁迅研究的一项重大收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石老师等发现了1919年8月20日至9月9日在《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栏内鲁迅以“神飞”的笔名发表的一组七篇短小散文诗:《序》《火的冰》《古城》《螃蟹》《波儿》《我的父亲》《我的兄弟》,其中《我的兄弟》与《风筝》题材一样,人物相同,他认为《我的兄弟》便是《风筝》成功前的一幅“素描草稿”,一个“雏形”。而后,又附录了这篇文章,文章如下:
我的兄弟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地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地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地叫“哥哥”。
  啊!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吧!
  
  我忽然感到:这是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如果把它与原文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岂不正可避免繁琐的分析,而让课堂举重若轻,牵一发而动全身吗?于是,课堂上我故布疑阵:
  “课前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都高度赞扬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广受人们的赞誉,比如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风筝》。可在查阅资料时,我忽然发现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草稿。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他的草稿仅有200多字,而本文1000字还要多。鲁迅先生究竟是怎样修改草稿的?他又为什么这样改呢?咱们不妨来好好地看一看。”
  “鲁迅先生还要打草稿,而且还改得面目全非”,这一“疑兵”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在“草稿”和课文之间穿梭,不时地圈圈点点,于是在比较中学生慢慢品出了文章的精妙,理解了文章的厚重。
  也许他们的理解没有教参上得深刻,他们的讲解没有老师的系统,但这却是学生自己的习得。在比较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对作文的修改,更重要的是我想他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从而亲近鲁迅,亲近鲁迅的作品。
 
  3. 联系生活。即把教学内容生活化,让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让学习更直观,更有趣,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人们获取知识是经过感性认识进而提升为理性认识的,因此对于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鲜活直观的事实有着更高的兴趣和更深的印象,那么把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加以情景再现,或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现象,进而分析总结获取相关知识就可以使教学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各类专题性质的人物评选活动。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法制人物等。这些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人物评选活动,旨在歌颂先进人物闪光的心灵、倡导某种人格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从而体现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类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对象,并且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电视文化现象。在颁奖典礼上,致颁奖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一方面被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所激励,同时我们又被深刻、优美的颁奖词所感染。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学习,那么学生将会获益匪浅,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节这样的语文课:
《感动中国》入课来
  教学设想:
  通过对《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分析,归纳颁奖词的写作方法,尝试为课文中的人物写一则颁奖词,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以此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由谈看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感受说起,引入对颁奖词的介绍: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文字,让人们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2. 重温文字
  出示一组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组织学生朗读、欣赏:
  (1)钱学森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孟祥斌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3)钟期荣 胡鸿烈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剑英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5)李丽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3. 分析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这些颁奖词的写作特点,并派代表展示合作成果。(提示:可从颁奖词写作的内容和语言的形式、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归纳写法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明确颁奖词的写作要点:
  (1)在内容上,要对人物的事迹进行概括,对人物的精神或品质进行评论。
  (2)在形式上,要句式整齐,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3)在写法上,要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使事、理、情有机融合。
  (4)在语言上,可采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以使语言生动形象。
  5. 学以致用
  请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为课文中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任选其一)写一则颁奖词。
 
  教学内容的整合说到底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时刻要有着一种素材意识,关注文本、留意生活,当面对着电影电视、歌曲街舞、图标广告、QQ微信……我们是否也可以想一想:这能否作为我们整合教学内容的生活资源呢?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时下课改的主流,而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自学、交流、展示”为基本要素的“先学后教”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并加以应用,这里我本照着拿来主义精神,就其中的基本要素加以解说。
自学,那是必须的
  自学,也即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时下的课堂上越来越被更多的老师认可。这种认识是基于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认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学习要由学生来完成,老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这样的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意义,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自学首先要确立自学的内容,如在指导学生对《散步》一课进行“选点赏析”时,可做如下设计:
 
  学法指导:选点赏析是精读课文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我们在赏析课文时,先确定一个赏析的角度,如“人物刻画”“精美语言”等,再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请运用这种方法就本文的“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关键语句”中选取一点,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可以用下面的句式组织语言。
  “我赏析的人物(景物描写、关键语句)是   ,我是这样理解的   ”(可以从语言的“用词”“写法”“含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这个设计中,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指导学生具体的完成方法,同时因为只有对方向的提示和方法的引领,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自主选择,很好地解决了还课堂于学生后常出现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问题。
  自学还要做好时间的保证,因为自学是后面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自学,也就谈不上交流时思想的碰撞、展示中认知的提升。我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时,自学是安排于课堂上进行的。开始之初,我会引导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做好“扶”的工作;让学生掌握方法后,我常常会让他们对一篇文章展开完整的自学,做好“放”的工作。这样看起来是耽误了一些时间,长期坚持下来后会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学的习惯得以逐步养成,对于一些浅显的课文学生已完全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老师再作指导,由此也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重点的、有代表性的、理解有难度的,可多用时间;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可少用时间,做到因材用时,统筹安排。
  自学要落实自学的成果。怎样让学生隐形的自学显示为外在可见可评的具体内容,即如何落实自学成果的监测,这是自学中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保证学生的自学扎实有效的开展,我要求学生“让自学留下我们的痕迹”,即做好自学笔记,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地自学下去。我通常要求学生开学之初即准备一个笔记本,并于每页的2/3处用竖线分为两个部分,2/3的部分用于学生的自学记录,而1/3的部分则为学生在下面交流、展示中对自学成果的修改和补充。这样把学生易于变为隐性的无意识自学外化为具体可查的有意识成果,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和提升过程,较好地落实了自学的各项要求。
交流很重要
  交流,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这是利用小组的力量来完成对文中基础性知识的过关检测和对小组内学困生的督促和帮扶,同时这也是显现学生自学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为老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下面的教学作准备。
  小组学习作为生本课堂的常态学习方式,其中一大优势就是利用小组合力,发挥小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实现对班内后进生、学困生的帮扶。而组内的交流也利用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知识的共享,思想的碰撞,正如同一句名言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彼此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彼此就有了两种思想。”在目前还无法做到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班内展示自我的情况下,组内的交流就是一次每个人的自我展示。
  进行交流首先要做好交流的方法指导,要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交流和学会倾听与表达。
  有序的交流是指交流时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一般而言是组内学困生开始,然后是中等生,最后为优等生,这样既可以检测学困生学习情况,又能够保证优等生对学困生的帮扶,而不至于开始就是优等生的发言使学困生游离于小组之外。学会倾听必须注意三点:(1)专心听——听清楚,听清楚组员所说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观点;(2)虚心听——不插言,这是一个礼节性的要求,就是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中途不插言,不挑衅,不做出不屑的表情;(3)耐心听——听到底,就是耐心听组员把话说完,耐心听组员质疑。学会表达要做到:(1)文明表达——懂礼貌,不要你争我抢、大吵大闹,影响合作秩序,影响合作质量;(2)完整表达——说具体,交流时要把自己的想法、思路、疑问说完整说全面,有头有尾,让每个人都听得懂;(3)条理表达——讲清楚,交流时做到有前有后、有理有据,不要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接下来要注意交流的监督落实。组织小组交流时,老师要认真观察,监督引导。一要观察交流时学生的表现,在小组交流中不乏一些南郭先生,游离于小组之外,或是无所事事,或是东张西望,不能够进入交流状态,这时老师要能够及时加以制止并引导,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二要引导学生的交流内容,有时小组交流时会出现一不小心将讨论话题延伸至无法控制的情景,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确保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三要发现交流中的问题,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组员在一系列的讨论题中无法把握重难点,也不会很好地把握时间的分布,也会有学生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参与交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排除障碍,进行细腻而深入的交流。
  最后要捕捉“闪光点”,为展示积累素材。在各组交流时,老师除做好监督落实外,还要注意聆听各组交流内容,以捕捉其灵光一现的思维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认识,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在巡视时,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把有特点的发言记住,以备展示时作为引领学生思考的典型素材,这样,有时几个学生的思维火花便能点燃成熊熊的智慧之光。在学习《湖心亭看雪》一文时,一个小组在交流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文章开始明明写到“独往湖心亭看雪”,可后面还出现一个舟子,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他们为此展开了讨论,并把这个问题交给了我,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理解作者感情的巧妙切入点,于是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提示他们可以联系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看是不是有所发现。随后在课堂展示中,我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全班学生,一时间学生兴致勃勃,在讨论和争辩中逐步理解了作者张岱那种孤高脱俗、遗世独立的精神和内心深深的孤独寂寞之感。可以说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成就了这节课上学生的精彩展现。
展示,杜郎口最大的贡献
  “展示”是否为杜郎口首创已无从得知,但把“展示”作为课堂常态,从而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最鲜明的体现却是自杜郎口开始。我认为,仅此一点,杜郎口就为推动我们的课堂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示,就是把自己的所学讲给其他同学听,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来讲”。在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这已是为很多老师所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TrainingLaboratories)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并绘制出著名的“学习金字塔”,如下图:
  在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是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的方式,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伴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因为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对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通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将内容转化为让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在这同时,便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杜郎口中学把“展示”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有道理的。
  那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呢?
  首先要树立展示无错的思想,让学生敢于展示。在刚开始进行展示时,学生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课堂上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应该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加分!通过一段时间尝试,让同学们打消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认识。
  其次提出展示基本要求,让学生会展示。要求展示的同学要准备充分,面向全体;声音要洪亮有力;体态要落落大方;语言要简洁流畅;书写要格式规范;表达要清楚鲜明。要能上能下(有开场白和结束语),要有衔接过渡,要环节清楚。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讲,不要打断展示同学,随时准备质疑提问,给展示者以热烈掌声等。
  再次培养展示积极分子,带动学生想展示。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会逐渐变得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
  还要建立展示考核制度,促使学生要展示。老师可以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一节一统计,一天一评比,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对参与次数多、得分多的同学提出表扬。对于参与次数少的同学,了解情况,进行教育,让这部分同学自己定出参与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并做好跟踪调查。同时老师要根据各组参与人次的多少、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质量的好坏评选出积极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如有可能还可以创新展示形式,让学生乐于展示。比如开始时,我们可以主要采用朗读、板书、讲解等展示形式,随着课堂继续推进,可以指导学生创新课堂展示形式,比如小品、辩论、演讲、歌曲、个人展示,全组展示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增强参与展示的趣味性、娱乐性,让展示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事情。
  要指出的是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老师并不是可以甩手不管了。相反老师更要积极关注课堂,关注展示的同学能否按要求进行,关注其他同学是否专心听讲,关注展示内容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辨析,尤其对于展示内容的关注是老师在课堂上要重点进行的工作,老师要能够根据展示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归纳,以帮助学生提升原有认识,实现学习目标。同时,老师还要在每次展示后或亲自或组织学生对于展示进行必要的点评,以利于下面展示水平的不断提高。
  下面是我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的展示课,在这个课堂实录中,我们会深深感到:如果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便会还你十分精彩!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课前5分钟,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本组展示任务,前台板书展示要点。板书同时,没有主讲任务的小组继续讨论交流,准备进行质疑补充。老师巡视指导。)
  师:有这样一句广告语,文字不多,却让我们记忆犹新:别让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生:成为人类的眼泪。
  师:有这样一篇报告文学,读后令我们振聋发聩,掩卷深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师:在上节课的自学课上,我们讨论确立了本文学习从“说内容,谈写法,赏语段,写感悟”四个方面进行,同学们也已进行了充分的自学,课前各主讲组把要讲解的要点也已板书在黑板上,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今天的展示交流。没有主讲任务的小组别忘了我们的要求,积极进行质疑补充。下面让我们开始。有请第一板块主讲组——
  生:大家好,下面由我们组来为大家说内容,大家先请看本文的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看到题目我们肯定会问罗布泊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为什么消逝了?根据这些,我们把本文分成了五个部分:1~3段写今日罗布泊的荒凉,4~9段写昔日罗布泊的美丽,10~14段写罗布泊消逝的原因,15~25段具体描绘今日罗布泊的荒凉,26~28段写悲剧还没有停止,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生:我想问一下,你说第一部分写了罗布泊今日的荒凉,那么请问文章一、二自然段怎么能看出罗布泊的荒凉?
  生:第二段中写到的彭加木和余纯顺还不能说明罗布泊的荒凉吗?
  生:他们怎么能说明罗布泊的荒凉呢?
  生:科学家和探险家都在此遇难,正说明罗布泊的荒凉和令人恐怖呀。
  师:打断一下,首先应感谢两位同学唇枪舌剑带给我们的精彩,老师提示一下,这两段文字在文章的开头,可否从作用上思考一下?
  生:引出下文。
  师:以两个人物的遭遇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彭加木和余纯顺的遭遇本身也说明了罗布泊的令人恐怖。还有其他同学来说吗?
  生:我是把一至八段分为一部分,写了罗布泊的今昔景象。
  师:可以呀,划分文章结构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我是从题目入手,通过题目,我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说罗布泊是仙湖?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消逝”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然后从文中找出答案。
  师:通过题目获取信息是很值得我们掌握的一种方法,去年期末考试时有一道题目便是这样设计的:你能从题目中读出哪些信息?建议同学们今后能抓住题目去理解文章。
  生:听了上一组的讲解,想必大家对本文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从写法上再来分析一下。通读本文,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因为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有周边环境的对比,水资源的对比,植被的对比,动物的对比,以及人们对罗布泊感情的对比。接下来就由我们组带领大家来具体把握这些对比。
  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罗布泊的今昔环境的对比。对比手法集中表现在三、四自然段。“美丽的仙湖、繁华的绿洲”对比“恐怖的沙漠、荒凉的戈壁”。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更能突出罗布泊现在环境的恶劣。同时巨大的反差,震撼人心。
  生: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罗布泊今昔水资源的对比: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第八段和第十三段。在这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布泊今昔水资源的锐减,说明了罗布泊水资源急剧减少。
  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罗布泊今昔植被的对比:第四段和第七段中这是过去的罗布泊。第一段、第十三段、和第二十二段中这些语句都说明了昔日罗布泊绿林环绕,遍地绿色,而今日的罗布泊草木植被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变成了没有一棵草的戈壁滩。这么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罗布泊今昔的巨变。
  生: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罗布泊今昔动物的对比:第八段中写到: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这是过去的罗布泊。第三段中写道: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这是现在的罗布泊。
  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罗布泊感情的对比:从第七段第八段中可以看出昔日人们对罗布泊的赞美与喜爱。第二段和第二十四段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罗布泊今日景象的恐惧心理和痛惜之情。
  生:我们组已带领大家从写法上把握了全文,请问大家还有没补充?
  生:我认为有一处你们说的不准确,文章第十一段写的是塔里木河,而不是罗布泊。
  生:这里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已经合在一起了。
  生:但是你没能说清楚。
  生:谢谢你的提醒,下次我们会注意的。
  师:感谢小娜小组的清晰讲解。为我们从周边环境、水资源、植被、动物、人们的感情多方面细致解析了对比的运用。大家应该作以批注。
  师:把握了全文,下面让我们进入下一个板块:赏语段。有请王芳小组。
  生:我们为大家赏析的语段是21~25自然段。我们准备从用词和抒情性两个角度为大家赏析。
  先看用词:第一处,“至少要有两辆汽车”中“至少”说明要进入罗布泊所需物资之多,这从侧面写出罗布泊环境的恶劣,令人恐怖。第二处,“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中的“裸露”“脱尽”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写出这里植被已被完全破坏,寸草不生的情景。第三处,“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中“瞬间”说明时间的短暂,如此短暂的时间,如仙湖一般的罗布泊消逝了,可以看出人类对于大自然破坏的速度之快,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谴责之情。
  下面,我来说一下抒情性,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讲究抒情性,在文章二十二段便体现了这一特点。
  师:这种抒情性能读出来吗?
  生:(朗读)
  师:感觉好像少点什么?谁能来试试?没有,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第二单元所说的朗读要注意语速和重音。本段读时语速可以慢一些,而像“裸露”“痛苦”“无奈”这些字眼可以重读,再试一试。
  生:(朗读,较上次有进步)
  师:好,读得不错,下面让我们来共同读一遍。
  生:文段中还有——
  师:停一下,你们组就你一个人展示吗?其他同学谁来说一说?组长不是超人啊,谁来说一说?开始倒计时:三,二——
  生:文段中还有:“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中的“又”这个字,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师:好,能站起来就是一种勇气,大家鼓励一下。
  师:王芳小组为我们多角度赏析了一个文段,下面孙畅小组好像是选点赏析全篇,有请——
  生:上一组同学提到了报告文学有三大特性: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我们组是从真实性的角度为大家赏析的。文章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全文的数据使用上,下面我们组为大家作以分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