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论语选读》札记

发布日期:2013-07-09 10:01:00 

 

 

 

 

 
    
 
 
  春秋战国之交,名家辈出,名著繁多。诸子思想对于我国乃至东亚、南亚各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深远,其中尤以儒家为显。自汉以来,由于历代主政者的倡导,儒家思想已基本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奇特的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汉内斯·阿尔文博士(瑞典科学家,197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发表演说,他的结论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8812日,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时报》,帕特里克·曼海姆:《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并非我迷信诺贝尔获奖者对于孔子的评价,但至少可以说明孔子的“智慧”至今于全人类还是有益的,我们作为这种“智慧”策源地的“土著人”,更有义务传承它,并发扬光大之。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论语》的意义之所在。
  这本小册子是我在授课(或讲座)中,对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选编的《〈论语〉选读》的研读分析和课后的觉悟总结。基于弘扬传统文化,借鉴其深邃而优秀的思想内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学生正确解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能力的目的,我力求在授课过程中,让孔子从历代帝王不断追加的封号中回归思想家、教育家的位置,回归普通人的位置,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语录的内涵及其对于当代社会的认识作用。
  一、尽力透析、品味文字空白处的省略意义。
  例如,【14·25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对于蘧伯玉使者的评价只用了四个字“使乎!使乎!”,孔子为什么这样赞赏蘧伯玉的使者?我把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就放在这四个字上。通过分析使者十个字的精妙回答,来体味孔子赞叹的内涵,还原孔子的情感。《论语》中许多地方都是这样,需要我们仔细清理脉络,认真还原、填补其真实的内容。
  二、对人物的评析,力求还原其形、细探其理。
  《论语》中对于人物的记述非常简约且无语境,很难理解,例如,【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六个字,三对概念,概括了孔子在门徒心目中的形象。又如,【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师生对话,子路的憨态毕现,两问“如斯而已乎”,非常有趣。分析这些人物时,我尽量依据史料,或还原当时的语言环境,或细化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探求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尽量做到以言求其人,因人品其言,领会唯斯人有其言、斯言唯其人的欣赏境界。
  三、扩大、补充一些习惯认知的范畴或内容。
  古代的一些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已经不完全正确了,需要分析、订正、增补,《论语》中也常有这种情况,如,【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这里涉及一个“圣人无常师”、“博采众长”的问题。其实,博与专是相辅相成的,博未必能专,专也未必能博。博学的目的是为了精取,“无常师”是博学,“有常师”是精取,两者都不宜偏废。这些都必须和学生讨论澄清,正确取舍。
  四、探讨原文内容的变异。
  《论语》中的一些章节内容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历代儒者为着主政者的需求或修正或发展了它,这也会影响我们对于原文正确意义的理解,如,【7·25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四教”就是四个方面的教育标准,是大纲性质的。按照这个大纲的要求,孔子是把学生按“人”的标准来培养的。儒家后学,则扩大了忠君的思想,进行的是奴化教育,无论是举荐制时期还是科举制时期,莫不如此。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我以为孔子虽有忠君思想,也未必如后世那般极端。
  五、有时会利用语法分析法来探讨文意,使之较为清晰。
  《论语》中有些句子倘若我们利用语法来分析,逻辑性似乎更强一些,语义也更清楚,如,【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末句的“知”应该读什么音?为什么?像这类句子还有很多,我都通过语法分析,做出回答,力求接近本真。
  六、对于部分有分歧的注释,如果影响意义的阐述,则比照加以说明,供读者参考。
  《论语》的注释多多,许多地方说法不一。一般影响基本意义的,本书则分家说明;课本如有上述情况,也作说明,如,【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里“躬自”一词,课本注为“自我”,其实,这里如作两个词来理解,更为符合古文的行文法则。
  本书名为《<论语选读>札记》,所谓“札记”者,其实就是一种个性比较强的主观认识的随笔,既是主观认识,则一切的是非曲直全由本人负责。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主要参阅了朱熹的《四书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些大师的精辟论述,于我受益匪浅。
  受水平限制,本书定有不少错误或遗漏,敬请读者谅解并教正,深表谢忱。
 
 
 
                                               刘道剑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一     为政以德
 11         二   克己复礼
 21           三   待贾而沽
 31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37          五   仁者爱人
 46         六   君子之风
 58         七   求诸己
 69          八   周而不比
 78         九   出辞气远鄙倍
 90          十   学以致其道
105          十一    诲人不倦
119          十二 高山仰止
131          十三   沂水春风
135         十四   中庸之道
145         十五   敬鬼神而远之

上一:古事新韵

下一:简明内科学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